10/28/2011

右傾的社會,毀滅的未來

台灣社會右傾地很嚴重。因為「只想好好過生活」,所以對於違反道路交通規則、捷運規則的人大勢抨擊、人肉搜索;然後對於人權議題、國家公權力行使的正當性議題,鴕鳥心態式地漠不關心:「那些跟我有關嗎?」。

Puma說得很中肯:

『我看八卦版和各大論壇都在罵記者和少年,一面倒地支持警察,到底什麼時候無照加上沒帶安全帽以及案底變成「死好」?!幹他媽的國道一堆BMW謀殺機器、這些鋼板厚到摔不死的在鄉民眼中快要都比這位少年善良、懂事、有智慧。如果只會在那邊嚷嚷活該,就不要在自己犯錯被社會烙印不得翻身的時候,在那邊靠腰大砲打小鳥。天龍到極致,也難怪馬英九支持者那麼多,物以類聚真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這種右傾的現象,真的很像威瑪共和時期的後段,納粹即將登場。這讓我想起2008年1106圓山事件之後,在殷海光先生故居的一場演講。那時林佳和老師就很慎重地談論「民主倒退不是不可能」的命題。

至於,如果要接著討論「台灣版的民主倒退」會走向哪種「台灣版的毀滅」?那麼我的答案是「馬英九先當選,接著迎向(毀滅國家主權的)兩岸統一」。別說我跳躍,基本上右傾的人沒啥人權意識,這種尚未覺醒的天龍人是不會排斥國民黨的。

然後我們會在中國的統治下像香港人一樣當個二等公民,然後周遭很多親朋好友會像德國人後悔希特勒一樣唉嘆當年真應該反對,凶狠一點的人會透過鳥籠議會跟卑微的遊行爭取公民權,再兇狠一點的朋友會人間蒸發。

總是會在這類心得後引用的萬年老梗:

『曾經在納粹時期被囚的德國新教牧師馬丁‧尼莫拉(Martin Niemoller),他在晚年懺悔自己一生的道德缺憾時,寫下:

當納粹黨來抓共產黨的時候,我沒有站出來為他們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黨;當納粹黨來抓猶太人的時候,我沒有站出來為他們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當納粹黨來抓工會的人的時候,我沒有站出來為他們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的人;當納粹黨來抓天主教徒的時候,我沒有站出來為他們說話,因為我是基督徒,不是天主徒;
當納粹黨來抓我的時候,已經沒有人站出來為我說話,因為他們都被抓走了。』

必須坦白面對的是,萬年老梗當年也被拿來反扁用。除了說「莫再提QQ」之外,我想這真的只能說是「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吧。就像美國的OBAMA,明明是民主黨,但我看他宰賓拉登還有宰格達費的方法,都不輸小布希啊,整個是全球的流氓。



張鐵志在《反叛的凝視》那本書提到,美國自從小布希上台後,學者們還有自由派才用復活過來,因為之前的柯林頓算是自己人(嬉皮、反越戰等等)。

所以有時我真的比較喜歡國民黨執政,人權理念vs邪惡帝國的戲碼總是比較精彩熱血。

 

10/25/2011

讀書讀到背後的讀書人(三):左右不分、甘作打手的陳芳明

我好想知道台灣不要臉的讀書人到底還有多少個,所以拜託台灣媒體觀察協會、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台灣記者協會等民間團體,以 及各位身負公民意識的老師同學們不要再大喊&連署什麼「反媒體巨獸」、「反旺中寬頻併購中嘉網路」了好嗎?路遙才能知馬力、有錢能使鬼推磨。沒有 統媒我們如何檢驗讀書人的良心呢?台灣有統媒真好。
『同樣屬於兩岸和平的思考,但北京的立場是結束內戰、達成統一。馬英九發言的基礎,則是不統、不獨、不武。蔡英文的構想,並未有任何兩岸和平的想法。在公開場合,她只淡漠表示,並不排除與中國領導人接觸,也希望北京相信她的十年政綱具有善意。 』、『從思想光譜來看,胡錦濤站在最左的位置,馬英九是中間偏左,蔡英文則是極右立場。』(摘自:陳芳明,〈和平協議:保守或激進?〉,時報周刊第1757期)
 陳芳明老師真是有見地。希望他可以好好照顧自己,盡早去精神科就診。


我在Facebook寫了上面這些之後,我的一個好朋友佳鴻說:「還好吧!左右有時不代表什麼特定立場,只是表示不同而已!」。雖然我也認為,依照分類標準的不同,左右有時的確是不代表什麼特定立場。但是陳芳明的言論卻不宜如此解讀,他的言論問題可大了。 所以我又囉哩吧索地回應了一大堆:

首先,(就我的觀察而言,)在台灣由於過去極權(威權)政府的歷史經驗,公共知識分子對於左翼思想的喜好是比較高的(我個人則是認為即便扣除極權統治背景,左翼思想仍然是最迷人的)。關於左翼思想的迷人這點,可以從很多紀錄看出,許多三、四年級生在大學時期為了閱讀「禁書」不知費了不少心力,這些人例如許宗力老師、捲入【台大哲學系事件】的諸多前輩、還有很多老師。


雖然「左派」內涵難以明確定義,但是它的確代表了「叛逆」「進步」「反抗」「反威權」「社會主義」「反對既存秩序」「批判性」等等逼哩叭啦諸如此類的價值,而受到絕大多數公共知識分子的喜愛。


所以說,在此脈絡之下,陳芳明教授作為一個曾經寫過《左翼台灣》、《後殖民台灣》、《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等等著作的公共知識分子(他本身也參與過海外台獨運動)而言,不但「自己是不是一個左派」很重要,他去「判斷」、「定性」政治人物的左右屬性,更是一個很嚴肅的議題。


其次,在台灣,關心政治還有公共議題的朋友們常常在爭論「台灣到底有沒有左派?」「民進黨與國民黨哪個像左派?」,連結上述說明,可以看出台灣的知識份子有多麼期盼一個屬於左派的政治勢力出現。


這問題困擾了很多人。例如(超級強大的)張鐵志不久前還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

『雖然,不論是選民認知的實證研究,或者議員在社會福利政策的具體投票行為,民進黨是明顯比國民黨左傾的;國民黨也常指控民進黨是反商,但民進黨在九零年代主要政治動員訴求還是民主化與本土化,而不是一套有系統的偏左翼政策。』( 摘自:張鐵志,〈兩岸經濟交流與藍綠的新社會基礎 〉,時代的噪音,2011年7月7日)。
從這點看來,陳芳明說蔡英文是極右派的觀點,令人傻眼。

最後,我必須很疑心病的指出,陳芳明把馬英九列為中間偏左而把蔡英文列為極右(而且也不列為中間偏右),目的正是"inception"─殖入、暗示、作一個隱含的觀念連結,繼續向旺旺/中時的讀者們以及中間偏藍/外省族群喊聲:「蔡英文是極右派啊!跟陳水扁一樣,都是希特勒、都是獨裁者,是危險的省籍仇恨分子,會把台灣帶向毀滅的未來!」。

這是一個爛到不行的奧步。就像即便蔡英文丟出《十年政綱》,國民黨仍然傾力地宣揚「空心菜」一樣。國民黨只能靠不停地炒作「蔡英文=陳水扁」的邏輯來招換選票。而陳芳明教授,選擇在這一個時刻、這一個巨大的選戰結構之中,當一個關鍵的小螺絲釘,替這一個說法背書,令人感到遺憾與噁心。

讀書讀到背後的讀書人(二):分不清左右卻又想談「佔領」行動

【案例一:刁卿蕙反對佔領台北】 


讀書讀到背後的讀書人真的很多,為了幫著資本主義打壓左翼的「佔領」行動,竟然連「台灣主權」跟「民族主義」都拿來用了。嗟乎其母之,反對資本主義就不愛台灣了嗎?


看看這段話:『美國獨立迄今235年,仍與英國千絲萬縷,今天仍在大談「獨立」是否合法。當美國無視台灣主權獨立,既以政經手段侵壓,現又像是擁有「治外法權」般要求台灣及全球配合其查課國外稅,台灣人實不宜再一味跟風,也戴上英人假面去占領101。值此財經亂世,台灣當思考如何脫離西方共業泥淖,多些獨立判斷與自許的高度,與大陸共存進展,才符全民最大利益。 』(摘自:刁卿蕙 (旅美時事畫評家),〈評占領華爾街運動系列之五-台灣需要占領華爾街運動嗎?〉,旺報,2011年10月24日)


真的是很好奇這個人到底有沒有讀過全球化的文獻。隨著不同的觀點,全球化又可以說是美國化、西方化或是資本主義的擴張。對於19、20世紀的帝國主義與殖民行動而言,台灣可以說是深受其害。今天這位老兄卻竟然打著「脫離西方共業泥淖」的大旗,抨擊「佔領101」的行動,只能說他真是佛心來著,寫篇奇文與全民共賞。


【案例二:葉家興談佔領華爾街】  


『沒錯,心懷不滿的年輕人都感受到貧富差距擴大,都感受到稅收的不公平。然而,走回馬克思社會主義的道路,似乎沒有多少人嚮往。看看希臘及其他歐豬國家現今的處境,福利國家似乎也沒有多少號召力。 』(摘自:葉家興(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客座副教授),〈觀念平台-不再童叟無欺 華爾街失掉誠信〉,中國時報,2011年10月19日)


看到這段覺得實在蠻扯的。福利國家不等於馬克思好嗎.....社會福利的採行,是資本主義對於社會主義乃至於共產主義的回應手段。照他這種說法,那鐵血宰相俾思麥不也成了馬克思的麻吉了?


這位葉教授的文章聚焦在華爾街的誠信,似乎是覺得占領華爾街的群眾是為了抗議華爾街的銀行家全無誠信。但實際上根本不是啊,反對的就是資本主義所採行的經濟體制本身。你銀行家就算全部都很守信誠實,但勞工還是得為了幹活而幹活、為了讓自己成為生產者而幹活、為了讓自己成為消費者而幹活;商品化也仍然在擴展。


總之這位老兄看起來像是學社會科學的,但其實他大學是讀電機、美國博士是商學。別說這活動的訴求,他可能連左派右派其實都分不清楚。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或許他其實是暗度陳倉地把詮釋權偷渡到自己手上。就像這次佔領台北一樣,主流媒體都將這活動定位在"對於貧富差距的不滿"一樣。把事件壓縮包裝成一群小鬼吵著要飯吃。

讀書讀到背後的讀書人(一):轉型不正義

今天的蘋果日報又刊了一篇「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的葉虹靈執行長的投書。每次讀到葉虹靈執行長的文章,就覺得很感心,感心他一直關心轉型正義的發展、一直投報提醒我們這個社會還有一個結構巨大到難以想像的問題還沒解決﹝例如今天臉書上就很多人轉貼﹞。實在是很尊敬他
相較之下,國內有位公法學者倒行逆施,用些似是而非的觀點來否定轉型正義,令人深刻地體會到什麼叫作「讀書讀到背後」。在此我不願講明這位學者的名字。那是在一場令人憤慨的演講聽到的,距離今天已經有九個月了吧,但是那些荒謬的觀點還是很鮮明。例如拿土耳其政府掩蓋一戰期間屠殺亞美尼亞人的暴行,來獲取「政府不應該介入歷史,而應由民間發展」的結論。連歷史真相都能BOT,真是極右的可以。新自由主義有你真好。
又例如,緊抓著「法安定性」與「法律不溯既往」等原則,大力質疑轉型正義的內容,卻無視轉型正義「本身」最重要的課題正就是「如何處理往昔政府的不正義」。換句話說,這些論者的目的就是用「套套邏輯」扭曲轉型正義。再例如,則是從「技術面」抨擊轉型正義,質問「追訴時效」應以多長何宜?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企圖運用「相對化」、「量化」的思維來擾亂轉型正義。或許,有人會覺得我說的話是種「誅心論」、是種「暴力」;但是也請不要忘記,有句話說,「魔鬼藏在細節中」。對於魔鬼、對於邪惡,最正確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消滅」牠/祂,而不是與牠/祂陷入「細節」的泥淖。 
總而言之,最令我厭惡的就是這種人:反應敏捷、口條流利、字正腔圓、寫得一手好文筆,用一副開明包容的臉孔守衛著轉型不正義。
參考資料:
20111024 諾貝爾總統也無法逃避轉型正義(葉虹靈) 
20110720 接近歷史真相的最後一哩路 (葉虹靈)
20110620 郝柏村面對歷史 須實事求是(葉虹靈)
20110322 不敢面對孫立人案真相(葉虹靈)
20110226 歷史記憶的外包難題(葉虹靈) 
20101203「去史達林化」與「去蔣化」(葉虹靈)
20101029 追悼一位轉型正義的推手(葉虹靈)  
20100916 美麗島事件失落的拼圖(葉虹靈)

10/10/2011

中華民國生日快樂,祝你成為一個100%正常的國家

中華民國一百歲生日快樂,祝你青春美麗,沒有摧殘環境的惡霸;祝你門庭若市,有起碼兩百個朋友;祝你身強體壯,有行政中立的政府、有平等競爭的政黨 政治、有依法審判的法官;祝你一切平安,沒有暴力威脅、不會遇到人口販子;祝你荷包飽滿,擺脫圖利富人的稅制、早日拿回淪為一黨之私的動產與不動產;祝你 事事順心,沒有集遊惡法、沒有鳥籠公投、沒有像天一般高的修憲門檻。總而言之祝你成為一個100%正常的國家。

關於「法律人的槌子與釘子」一文的感想

很多人轉載劉宏恩老師的這篇文,但點讚歸點讚、轉文歸轉文,我很好奇有多少人"曾經"或是"會因此"去閱讀陳愛娥、張嘉尹、黃舒芃、邱文聰等老師關於科際整合的文獻呢?此外,科際整合是規範科學與經驗科學的對話,不談對話,光是規範科學本身,又有多少人讀過陳春生、程明修老師關於釋義學功能的文章呢?或是因此而提升了瞭解的興趣也好。

其實,換個角度來看,劉老師的文字雖然輕輕地觸摸到法律人心裡的傷口,卻又和藹可親地不揭露它。我無意一竿子打翻一整船的人,然而許多人對於這篇文章的迴響確實是出於一種滿足,一種自我的滿足:「我們法律人」是心胸開闊的、是非本位主義的、是非恐龍的。這些滿足建構的「心靈想像」填補了空虛,平撫了焦慮。喝了這碗心靈雞湯,繼續安於現狀;遭逢質疑便搬出一丁點牙慧,烙些「科際整合」的字眼時髦一下。

然而很殘酷的是,「槌子與釘子」的比喻固然生動,卻無法真正解決法律人的困境。真正的解決之道仍然是我在一開頭的牢騷:正視創傷、正視知識的艱澀。或許有人會說我掉書袋、唱高調,但是這困境就是如此的棘手。有這麼多的好文章,不讀嗎?

這些牢騷有點嘴秋,大概是因為我總是對大眾投注於軟性文章的青睞感到有些過敏吧。為了平撫這過敏,就容我自打嘴巴地也用軟性的音樂來帶過吧:

穿上你的鞋子 人們跟我這麼說
可是過兩三年後 又變成 你很自由
我該如何解釋 每個季節的迷信
這是種很勉強的 過渡分析
到底自由和赤腳有什麼關係
社會練成我的 悲觀主義 我說給你聽


Hey let's start running for no reason
開始笑吧 笑點才用不到
When did we need excues to do what we do人家不必懂
因為沒有什麼好懂
王若琳,For No Reason,Start from here

--------
掉書袋(*雖然冠有"憲法"、"行政法"字眼,其實不影響對於釋義學功能的理解)

[規範科學與經驗科學的對話]
-陳愛娥,規範與事實之間的岐路徬徨─德國近代法學方法問的發展路徑,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2期。
-張嘉尹,憲法之「科際整合」研究的意義與可能性-一個方法論的反思,世新法學第3卷2號。
-黃舒芃,數字會說話?─從大法官釋字第五八四號解釋談事實認定在規範違憲審查中的地位;社會科學研究的民主意涵─美國法律唯實論的民主觀及其啟示;憲法中的釋義學與科際整合─論台灣憲法學繼受典範的變遷,俱收於:變遷社會中的法學方法。
-邱文聰,科學研究自由與第三波科學民主化的挑戰:對「知識憲法」與「政治憲法」二分的一個批判考察 ,科技發展與法律規範雙年刊:科學管制、學術研究自由與多元民主價值。

[釋義學的功能]
程明修,行政法釋義學,行政法之行為與法律關係理論。
陳春生,行政法之學理及其更新,行政法之學理與體系(一)。



10/05/2011

國民黨不會違憲

作者匿名為「倖存的台共」所寫的〈葉翔之睜眼說瞎話〉這篇文章讓我想到大學時我的國際公法老師,程家瑞教授的一席話。記得那時是2007年的學期初,也就是二二八的前夕。程老師說,「各位同學你們不要被一些人給騙了,...歷史就是歷史...沒有國民黨,台灣怎麼會有經濟起飛呢?」

那時候我緊握拳頭,沒有說話。除了想到自己的成績,還想到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記得孝順有個面向告訴我們,即使長輩腦袋糊塗了,也不要忤逆他。

日後這事件常常在我腦中浮現。其實想想倒也沒錯。程老師於我,就像是我一個老師在學生時期與他的老師的對話一樣:「老師,如果國民黨違憲怎麼辦?」「國民黨不會違憲」。我老師當時也是心中很不服氣:「國民黨怎麼可能不會違憲?」;日後隨著人生閱歷增長,他想通了:「國民黨真的不會違憲!」



賽德克巴萊上集的掉淚時刻

今天一個朋友問我看了賽德克巴萊下集了沒,我說看了。接著朋友跟我講他聽說很多人看了一直掉淚,所以又問了我有沒有掉淚。我說我上集就掉淚了,而且我掉淚最多的地方很特別。

我想應該很少人跟我一樣,一樣的話那麼我們有結拜的機會。上集最讓我感動的就是日本國歌唱下去之後一顆一顆的人頭落地。我覺得那一刻起賽德克人的情感才終於找到出口,回到他們原本就該有的狀態。所以說公學校那段的音樂真的搭得很好,那就是一場祭典啊,才不是屠殺。所以說巴萬是個懂事的孩子。

10/04/2011

「馬總統背棄孔夫子」事件簿

一、前言 二、「馬總統背棄孔夫子」事件簿 (一) 晉惠帝再世,不能通達事理  (二) 違背農時,不重視農民 (三) 圓山事件壓制人權,無視「人本思想」(四) 馬金體制,名不正且言不順 (五) 六十卻不耳順,無法接受不同意見  (六) 六三三跳票,無法使人民富足 (七) 副手說謊成性,不講究信用 (八) 不能為國選賢,內閣專業不足 (九) 921國賠纏訟至今,使無訟乎? 三、結語:孔子是放在心中

一、前言

        馬英九總統競選連任的最新一波廣告「讀經篇」,以「讀經班」在中國的發展經驗,痛批民進黨忽略了中華傳統文化。對此,各大報的讀者投書以及網路論壇上再度掀起了不小的論戰。

        本文姑且不談孔子思想究竟能不能與現代民主思潮相符,尊重馬總統對於孔子思想的尊崇,畢竟每個從政者都會有其問政風格。筆者認為,關心此 議題的朋友,不妨換個角度,跳脫「東西文化價值論戰」,檢視馬總統本人的治國表現,是否符合孔子在論語中所展現的德行。
        幾千年來,根據後世學者的整理,《論語》的精神包含了「公天下」、「德治」、「正名」、「脩身」、「舉賢」、「惠民」、「守信」、「敬、 寬、果、達、藝」等等核心價值。筆者認為,自從2008年上任以來,馬英九總統的許多所作所為,都違反了《論語》中孔老夫子的理念與信仰。

二、「馬總統背棄孔夫子」事件簿

         (一) 晉惠帝再世,不能通達事理

        馬政府現任內政部長江宜樺,還在台大政治系任教時,曾經就《論語》發表了一份研究。這篇論文提到:『如果我們歸納孔子在各個相關段落的說 法,則可以發現下列品德與從政的關係特別密切:敬、寬、果、達、藝。』(參閱江宜樺,論語的政治概念及其特色,社會與社會哲學評論第24期,頁 197-233。)

        所謂「達」是通達事理。在〈顏淵第二十〉中孔子曾說「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然而在八八水災後,馬總統卻在勘災時對曾被土 石活埋的小女孩說:「你可以憋氣2分鐘,真是不簡單」此舉國人譁然,在網友整理的「官員勘災語錄」中名列前茅。當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網 路民調,更顯示近七成五網友認為馬英九應該下台。

        此外,在今年3月,在一場與大學生的對話中,學生問「泡麵漲價怎麼辦」,馬總統卻回說「多吃米食」再度引發媒體大肆批評,令人遙想起「何 不食肉靡」的故事,有如「晉惠帝在世」。另外,馬總統稱讚屏東縣瑪家鄉災區的永久屋「像普羅旺斯、世外桃源」也被輿論再度與「晉惠帝」劃上等號。

         (二) 違背農時,不重視農民

        孔子相當重視農業。在《論語》的〈學而篇〉中孔子曾說「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所說的「使民以時」便是指為政者不能讓人民違背農時。

        然而在2010年6月9日的【苗栗大埔事件】中,怪手開進了稻田,剷除挖毀了農民辛辛苦苦種植的稻穗。警察人員更以強制力制止農民阻擋怪 手。馬政府暴行被當地居民以及公民記者第一時間拍下,全部透過網路傳播,引發了後來一連串的農民運動。來自全國農村的怒吼聲在2011年7月16日達到高 峰,上千名農民、青年學生以及一般市民,夜宿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

         (三) 圓山事件壓制人權,無視「人本思想」

        研究儒學的任何一個學者都知道,儒學是一種「以人為主體」的治國思想。全部儒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在於提高每一個人的素質。歌手「阿 亮」卜學亮甚至將「高中歷史課本」的課文改編而成”饒舌音樂”:「孔子的中心思想是個仁,仁的表現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足見 「人本思想」普遍流傳的程度。

        許多學者都曾指出,「人本思想」是東方儒學與西方人權思想匯流的關鍵。然而,即便「阿亮」的歌聲中唱著「如以人為本體表現在具體的行為上…對人則有愛心」馬總統所領導的馬政府卻不重視基本人權。

        2008年11月的「第二次江陳會」,抗議陳雲林訪台的群眾,為了行使憲法上所賦與的集會遊行自由以及言論自由等基本人權,付出了慘痛的 代價。警方的暴行被稱為【1106圓山事件】,在這一系列的暴行中,警方闖進圓山飯店驅逐在飯店內掛標語、表達言語主張的人民;警方在高速公路交流道沒收 中華民國國旗;警方闖入中山北路的「上揚唱片」使其關閉合法公開播放之音樂並且要求降下店鋪鐵門。馬政府的暴行快速流傳,也促成了【野草莓運動】,要求馬 總統與行政院長道歉、要求警政署長與國安局長下台、要求立即修改「集會遊行惡法」。更讓台大法律系的李建良教授氣得寫了一篇叫作〈為「笨總統」上一堂憲法 實例課─1106圓山事件案〉的期刊論文。

         (四) 馬金體制,名不正且言不順

        在《論語》的〈子路篇〉中,孔子曾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孔子的思想應用到現代民主憲政國家,就是「正當性」的問題。「正當性」是一切的基礎,有了正當性才能名正言順的進行國家或政黨不同政治勢力的整合。

        然而,自從金溥聰在美國拋出「未來兩岸不排除簽訂和平協議」以來,輿論便不斷地出現對於「馬金體制」的質疑與砲轟。依照民主原則,涉及國 家主權的重大事項,必須獲得全體國民一致或相對多數的同意。金溥聰的身分只是「台灣加油讚執行長」,卻「僭越體制」地宣布了「中華民國總統」才能對外宣布 的重大決定。金溥聰的言行名不正又言不順,馬總統卻無意改善這狀況,如何說是孔夫子治國理念的追隨者?

         (五) 六十卻不耳順,無法接受不同意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是家喻戶曉的一句話,被記載在《論語》的〈為政篇〉。所謂「六十而耳順」指的是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

        長久以來,輿論與報章雜誌的報導便不斷以「馬團隊成員同質性過高」為題,呼籲馬總統應多接納不同意見。今年8月31日,親民黨主席宋楚瑜 接受民視獨家專訪,更痛批馬英九政府不聽建言、權力傲慢,還看報治國,以民調決策,選舉是要選能解決問題的人,而非一意孤行的獨夫。

         (六) 六三三跳票,無法使人民富足

        在《論語》的〈子路第十三〉:『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 焉?」曰:「教之。」』這段的意思是說,孔子前往衛國,冉有為他駕車。孔子說:「衛國的人口真多呀!」冉有問:「人口多了,下一步要做什麼?」孔子說: 「使人民富足。」冉有又問:「人民富足了,下一步還要做什麼?」孔子說:「讓他們接受教化。」。

        然而,馬政府並沒有讓經濟改善,六三三跳票、ECFA失靈、股票更一度跌破七千點大關。除了歸咎給「世界整體經濟情勢不佳」之外,馬政府 還改口說六三三是八年計劃,要第二任才能作到。馬總統的言行不但無視人民富足,更作出了「巧言令色鮮矣仁」的不良典範,讓許多學校老師不知道如何教導小朋 友「言行一致」。

         (七) 副手說謊成性,不講究信用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這是《論語》的〈學而第一〉中所記載的。就是說治理一個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就要認真對待政事,並講究信用,愛護人民、取信於民,才能把國家治理好。

        然而馬總統所任命的行政院長吳敦義,是個說謊成性的人。明明曾在【國光石化案】飽受爭義時說過「白海豚會轉彎」,卻在事後臉不紅氣不喘地 說「從來沒有說過」。也因為他的說謊成性,輿論早已送給他「白賊義」的封號,這更使得他近日在媒體前開玩笑地自稱「賣菜義」卻讓媒體「反射動作」地誤以為 「終於承認」自己是白賊義。

        此外,馬總統本人「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記錄,在網路上也可以輕鬆搜尋到。例如,馬英九總統曾在出席中華職棒21年開幕戰開幕典禮 時自稱「40年前半夜爬起來,看著紅葉少棒隊跟日本少年棒球明星隊和歌山棒球隊比賽」,但是後來根據網友的追蹤調查,當年的比賽是在日間舉行。

         (八) 不能為國選賢,內閣專業不足

        除了《論語》,根據《禮記》的〈禮運第九〉,孔子也曾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換句話說,治國的基本方法就是「選才、富國、育人、立法」。然而,馬政府的內閣官員卻是專業不足。

        例如,在【中科三期環評案】,環保署長沈世宏充分的表現了對於《行政程序法》的不瞭解,搞得環境法學者與環境訴訟律師嘆息這是「法治國的 淪喪與危機」;又例如,近日立法委員陳瑩為了「阿朗壹古道」的開發案質詢沈世宏,沈署長卻竟然不知道原住民基本法早在2005年便已通過。環境保育何等重 要,馬總統卻不能適當地為國舉才,找了一個無視「多元價值」與「永續發展」的笨蛋來當環保署長,對得起當前的國民以及後代子孫嗎?

         (九) 921國賠纏訟至今,使無訟乎?

        在《論語》的〈顏淵篇〉中,孔子在談論司法審判的問題時曾說:「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能夠使人民連訴訟都不用打,必然是因為人人都為德化所感動,而德化的源頭是在統治者。

        然而,921大地震,因為東星大樓倒塌而受波及的豪門世家,54位災民與市府打了9年官司。到了今年3月,台北地方法院一審判決市府敗訴 需國賠1億1400萬元,不過市府卻提起上訴。台北市政府的纏訟,使得災民至今未取得國賠。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台中市太平區的一群921災民。

三、結語:孔子是放在心中

        港星周星馳的電影《九品芝麻官》的一段戲相當適合送給馬英九總統參考。劇中「李公公」李蓮英大罵「什麼?哼﹗你好大的官威呀,包大人。如 果再讓你做兩年官,恐怕你連老佛爺也不放在眼裡。」而男主角包龍星則回說「我當然不放在眼裡,老佛爺是要放在心裡尊重的,像你這樣整天掛在嘴邊講,你有何 居心?」

        馬總統常以發揚中華文化為己任,更以「讀經班」為題拍攝競選廣告。然而,孔子在《論語》中展現的治國理念,馬總統又作到了多少呢?筆者也想跟馬總統說,孔夫子是要放在心裡尊重的,像你這樣整天宣傳對手不重視孔子,是何居心?

本文刊於:《極光電子報》第269期

10/01/2011

釋字690許宗力大法官意見書感想

許宗力、林子儀、許玉秀大法官今天卸任了。今天也是釋字690出爐的日子,許宗力老師在部分不同意見書的末段作了些感慨。

我一直覺得,少數意見之所以能在未來成為多數,除了因為他具有前瞻性而能能預知未來可能,更多的其實是當下的道德勇氣。道德勇氣最令人動容的不只是面對敵人,而是承受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冷嘲熱諷──由其是所謂的民主時代,那些自許客觀中立的懵懂眾生。而對於少數意見的追隨者來說,最感到髮指的就是這些懵懂眾生的持續張揚。

摘錄許宗力大法官部分不同意見書最末段:
『最後,本席對本件多數意見最感到不解的是,即既已提出強制隔離應遵循「嚴謹(行政)組織程序」,才符合正當程序要求,則對未能滿足此一程序要求的系爭規定,為何未作任何理由交代,就任其輕騎過關,而只敢籲請主管機關朝此方向檢討修法?又如果認定系爭法律合憲,又如何能指示「建立受隔離者或其親屬不服得及時請求法院救濟」此一更高標的修法方向?合憲之餘的進一步法律修改,難道不屬政策形成範疇,而須歸政治部門掌理嗎?司法者在此說三道四,難道不會遭致越俎代庖、逾越權限的質疑?本席擔任釋憲工作八年,即將卸任,對本院向來運用自如的「籲請檢討改進」宣告藝術,很遺憾,仍未能掌握其精髓,對其「博大精深」,只能感到嘆服。走筆至此,想到本文是本席八年任內最後一篇意見書,卻只能以不同意見登場,不免感到遺憾,也帶點小感傷。就以這點小小感傷為這篇小短文劃下句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