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2011

關於「法律人的槌子與釘子」一文的感想

很多人轉載劉宏恩老師的這篇文,但點讚歸點讚、轉文歸轉文,我很好奇有多少人"曾經"或是"會因此"去閱讀陳愛娥、張嘉尹、黃舒芃、邱文聰等老師關於科際整合的文獻呢?此外,科際整合是規範科學與經驗科學的對話,不談對話,光是規範科學本身,又有多少人讀過陳春生、程明修老師關於釋義學功能的文章呢?或是因此而提升了瞭解的興趣也好。

其實,換個角度來看,劉老師的文字雖然輕輕地觸摸到法律人心裡的傷口,卻又和藹可親地不揭露它。我無意一竿子打翻一整船的人,然而許多人對於這篇文章的迴響確實是出於一種滿足,一種自我的滿足:「我們法律人」是心胸開闊的、是非本位主義的、是非恐龍的。這些滿足建構的「心靈想像」填補了空虛,平撫了焦慮。喝了這碗心靈雞湯,繼續安於現狀;遭逢質疑便搬出一丁點牙慧,烙些「科際整合」的字眼時髦一下。

然而很殘酷的是,「槌子與釘子」的比喻固然生動,卻無法真正解決法律人的困境。真正的解決之道仍然是我在一開頭的牢騷:正視創傷、正視知識的艱澀。或許有人會說我掉書袋、唱高調,但是這困境就是如此的棘手。有這麼多的好文章,不讀嗎?

這些牢騷有點嘴秋,大概是因為我總是對大眾投注於軟性文章的青睞感到有些過敏吧。為了平撫這過敏,就容我自打嘴巴地也用軟性的音樂來帶過吧:

穿上你的鞋子 人們跟我這麼說
可是過兩三年後 又變成 你很自由
我該如何解釋 每個季節的迷信
這是種很勉強的 過渡分析
到底自由和赤腳有什麼關係
社會練成我的 悲觀主義 我說給你聽


Hey let's start running for no reason
開始笑吧 笑點才用不到
When did we need excues to do what we do人家不必懂
因為沒有什麼好懂
王若琳,For No Reason,Start from here

--------
掉書袋(*雖然冠有"憲法"、"行政法"字眼,其實不影響對於釋義學功能的理解)

[規範科學與經驗科學的對話]
-陳愛娥,規範與事實之間的岐路徬徨─德國近代法學方法問的發展路徑,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2期。
-張嘉尹,憲法之「科際整合」研究的意義與可能性-一個方法論的反思,世新法學第3卷2號。
-黃舒芃,數字會說話?─從大法官釋字第五八四號解釋談事實認定在規範違憲審查中的地位;社會科學研究的民主意涵─美國法律唯實論的民主觀及其啟示;憲法中的釋義學與科際整合─論台灣憲法學繼受典範的變遷,俱收於:變遷社會中的法學方法。
-邱文聰,科學研究自由與第三波科學民主化的挑戰:對「知識憲法」與「政治憲法」二分的一個批判考察 ,科技發展與法律規範雙年刊:科學管制、學術研究自由與多元民主價值。

[釋義學的功能]
程明修,行政法釋義學,行政法之行為與法律關係理論。
陳春生,行政法之學理及其更新,行政法之學理與體系(一)。



1 則留言:

  1. 站主您好:
    請問可以將您發表的法律相關文章,轉載於本網站嗎?
    臺灣法學研究交流協會

    回覆刪除

留言請留下稱呼(以便版主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