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站實在太爛太爛了!
──這是開頭一定要先罵一下抱怨一下下的,它真的爛到我根本沒心情使用它。不過無名畢竟是我接觸部落格的一個開頭,就此而言,還是得感激一下下。更何況當年每次發現新功能的時候,心中都充滿著興奮與喜悅。
而從打算搬家、尋找新家,一直到終於找到新家、決定搬家、動手搬家、設計新家,大概歷經了兩三個月。這過程中也嚐試了若干個部落格,但要嘛不是不好用,要嘛就是太難了我不會用。而早在09年初,我就曾經開設了這裡,但從來沒有認真研究過它的操作。 某日發現,這裡的操作難易度以及鋪排設計上的自由度,都是我所中意的。於是就有了現在的面貌。
一開始我還曾打算「立刻使用」─也就是直接開始PO文。但後來還是猶豫了。因為我是個很念舊的人,總是不太能夠捨得一些舊的東西。於是乎搬家的過程中,仍是從無名小站搬了不少的舊文章過來。挑選過來的文章,之所以成為我所捨不得的,是因為我還蠻喜歡這些文章的。
也剛好利用這次,把自己以前寫過的文章都看過了一遍﹝大概看了75%﹞吧。看著自己寫過的東西,這種感覺真的很特別:有時會感到驚訝,驚訝自己竟然曾經有過某個想法,或是驚訝自己原來早在當時就已經有某個想法;有時會感到難過,覺得某些事情很可惜;有時也會感到懷念。有時更會發現自己有很多說過要作的事,後來卻都不了了之。
當然,佔最多的肯定是(北京腔 )感到自己很幼稚了。我想這種感覺,是很普遍地存在於,每一個正在檢視自己過去的人。
還有還有,搬了那些文章過來,一方面也是為了充版面。新家都布置好了,但卻覺得好冷清。 更在這一定要提到的是,搬那些文章過來,一方面也是為了測試這裡的各種功能有多強。
前陣子讀了一本群學出版社(這是一個很棒的出版社,專門出版關於哲學、社會學還有政治學的書籍)所出版的書,叫作《部落客宣言》。從這本書看到了很多部落客的現象還有部落客的故事。 這本書在我的心中引發了很多的迴響,例如當我整理無名的舊文章時,就會不自覺地分析、歸類該篇文章是屬於什麼樣的部落客現象。( 雖然提到了這本書,但我無意在此提出什麼宣言...)。
回到關於搬新家的這個話題。必須在此交代的是,哪些文章是舊的?而哪些文章又是新的?當然,這個分水嶺的確立是很簡單的:只需要一個時間點就可以。是2011年的2月中。
至於為何要強調新舊文章的區別呢?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提醒自己要有所改變,要更言之有物、要更堅持言論自由、要寫得更認真、要更不幼稚、或是要更幼稚(因為幼稚未必不好)。
而之所以會有搬新家、從新認真寫部落格,當然是因為在我的心中,有很多打算要寫的主題,大約有以下幾個:
一、觀看電影的心得:
這是我最愛寫的,當然會繼續胡扯。
二、研究心得的分享:
當然,我只是個小咖,不是什麼大師。但我覺得其實有很多個人的心得,是可以分享的。畢竟人類文明之所以能夠不斷進步,經驗的傳承與分享扮演著重要的意義。而我記得在日本漫畫家楳圖一雄的漫畫《漂流教室》中,就有一種怪物,從出生起,就繼承了上一代的所有經驗。我想楳圖先生之所以想出這樣的一種怪物,就是因為認知到人類這方面的缺乏,才會以這樣的方式,提醒這世界:要是我們不將經驗傳承、分享,也許有一天我們會死光光。
研究其實真的沒有什麼絕對的步驟、絕對的內容,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只要肯研究,什麼都可以研究。因為我是個喜歡東看西看、東摸西摸、懶惰、無耐性、愛鬼混的人。而我也希望能夠鼓勵那些像我一樣的人,能夠勇於面對自己的性格。也打算把一些像是找資料、作助理的心得,分享出來。所以說,其實也可以稱這主題叫做「雜學的心得」、「讀研究所的心得」、「作助理的心得」。
三、對於民主政治的看法:
這也肯定是未來寫作的重點。我對自己的要求是,要更言之有物。網路民主到底成不成的了氣候,還是個未知數。但無論如何,網路作為個人媒體,最重要的自然是更能貫徹每個個人的言論自由;除此之外,政治對於每個個人而言,其實是道德實踐的場域。所以說,或許有人會覺得:寫寫部落格也不過僅僅是紙上談兵;但我還是相信,「說話」本身還是有其力量。退萬步言,只要社會上還有人能夠大鳴大放,就至少證明這社會還是有救。
四、對於言論自由本身:
這主題可能有點難懂。我們可以換成一個提問:「言論真的自由了嗎?」──雖然,我們的憲法第11條有揭示言論自由,但在實際上、現實上,我的、我們的、每個人的言論真的自由了嗎?還是有人因為言論而出了麻煩。這只是法律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而已嗎?
五、關於網路民主這東西:
我也想嘗試說明、提醒一個方面的事情,就是「接受網路言論的人」應該要有如何的相應行為。我個人初步的認為,這至為重要的關係到網路民主是否能夠成功。所以我希望能夠多作一些觀察、多作一些建議。(天啊~~我愈來愈覺得這好難喔)
六、其他:
就寫寫日記。想寫啥就寫啥。
通常寫這種第一篇文,都會有滿腔熱血、千頭萬緒,想交代的事情像是永遠交代不完般。所以在此還是想強調一下,促使我更有搬新家念頭的,是因為參加了中研院法律所的薪傳營。理由在此不多述,可以參見〈中研院法律所薪傳營第一天之OO圈好小〉一文。
2/17/2011
2/09/2011
2011台北國際書展亂逛心得
逛書展逛了4小時, 專業日逛起來很舒服。
雖然是專業日去的但其實也沒什麼專業心得。寫得很隨便。有興趣的捧由可以參考我的臉書相簿。
1、 折扣不多,只是要撿便宜的話就甭去了。有折扣的就那幾家大間的(聯經大塊城邦遠流三民時報Blahblah), 而且也要買個三五本的才有75折, 網路書店逛逛就有這折扣囉。所以不打算在同家出版社買個五本十本來拼69折的話,真的不必搶便宜~
2、 (1)中研院的攤位還不錯, 一律7折, 而且重點是, 平常不容易看到中研院各個研究所的研究成果擺給你看, 一方面中研院太遠~另一方面各個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可能會出版在不同的出版社。大概是以法律政治社會經濟人類歷史這些領域居多吧。在這攤位買到了三本平常不容易找到的書(管制革新、政治制度還有一本經濟學學者寫的講台灣公營事業民營化的書),蠻開心的。(2)研考會+政府出版品(五南)的攤位也不錯。可以看到中央各個部會&地方政府的研究報告、出版品以及法令彙編。買了幾本人事行政局舉辦的研討會資料集,公共行政&組織變革相關的,也是很大的收穫。工讀生以為我是要考公務人員XD 不過,中研院還有研考會這種攤位應該沒什麼人有興趣吧...。
3、 外文書好像不是很多。德國館只有一個以出版童書、繪本為主的出版社;法國館有一些法律(我只認得Droit這個單字...)&政治學社會學的書,但是我看都看不懂....。比利時館開很大不知道是為什麼....但總之我也懶得看。我最喜歡的捷克就更無聊了....,甭談。 美國館的書還頗多。有一家書很多,可惜是文學還有哲學的書比較多,法律政治社會學好少....。然後有特價書,還不錯,有特價一兩百的原文書。我看到一本講刑罰的書(Mercy & Trial),但我沒興趣....還有一本討論Jury的書,同樣沒興趣.....這兩本都200元左右。 有家經營外文書的書店,攤位就很讚。而且目錄作的很詳細,我拿了好幾本,主要是挑社會福利、社會科學、管理、政治學、社會學、法律這些,理工還有醫學財經什麼的就不鳥他了...。可惜的是,在目錄上看到一本講公共組織效益評估的原文書,但現場卻沒有貨,有的話我說不定一衝動就買了(其實也不會啦貴死人了而且我找到電子檔了而且是2009年版的科科科)
4、 逛累的時候剛好有個裝了套大紅色套裝的小女生來推銷,就坐著聽他跟另一個金髮高大男介紹什麼大英百科全書還有什麼情境對話英文套書的。Sales遇到我真的都很倒楣,我超愛陪他們哈拉抬槓的,講到他們好像真的以為我會為了強化英文還有強化國際觀而不惜掏腰包跟他們分期付款,買下一套要價四萬多或是六萬多或是一萬多的書...。我覺得我離開時他們一定很落寞....
5、 最想買的是地球儀。超強的,之前在台灣博物館(228那個)土銀分館所附設的"石尚"什麼什麼店我有看過,一個要5200,但是現場那個人說要賣我4000──而且還很致命的強調只有今天── 害我差點買下去。但是我還是買不下去就是了。 這地球儀超威的,不但可以自動轉&當燈用,最強大的是他開燈前是只有自然地理,而開燈後還可以顯示政治地理(就是國界啦)。而且很大一顆,收藏的話大概魅力+10 &智力+10吧。
6、 有個攤位叫作「勞改基金會」。他並不是專門抓人去勞改的,而是專門批判中國(馬總統說要叫他大陸但不管我的事因為我跟馬總統不同國)的勞改制度。最重要的是這個攤位主打劉曉波的新書!而且把書擺得超級顯眼簡直滿滿都是。然後我就一直拍照一直拍照,因為我感到很: V溫馨 口難過 口生氣 口實用 。拍到張友驊都入鏡了我都還沒發覺XD 是放下相機時才發現是他耶趕快補拍。 他穿的跟電視上看到的一樣,大概是他的宣傳服打歌服吧。
後來還看到周健周老師。就是常常在寶傑的關鍵時刻當面吐槽畦浩平的那位。我眼睛好亮,趕緊拍下來當傳家寶。
1、 折扣不多,只是要撿便宜的話就甭去了。有折扣的就那幾家大間的(聯經大塊城邦遠流三民時報Blahblah), 而且也要買個三五本的才有75折, 網路書店逛逛就有這折扣囉。所以不打算在同家出版社買個五本十本來拼69折的話,真的不必搶便宜~
2、 (1)中研院的攤位還不錯, 一律7折, 而且重點是, 平常不容易看到中研院各個研究所的研究成果擺給你看, 一方面中研院太遠~另一方面各個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可能會出版在不同的出版社。大概是以法律政治社會經濟人類歷史這些領域居多吧。在這攤位買到了三本平常不容易找到的書(管制革新、政治制度還有一本經濟學學者寫的講台灣公營事業民營化的書),蠻開心的。(2)研考會+政府出版品(五南)的攤位也不錯。可以看到中央各個部會&地方政府的研究報告、出版品以及法令彙編。買了幾本人事行政局舉辦的研討會資料集,公共行政&組織變革相關的,也是很大的收穫。工讀生以為我是要考公務人員XD 不過,中研院還有研考會這種攤位應該沒什麼人有興趣吧...。
3、 外文書好像不是很多。德國館只有一個以出版童書、繪本為主的出版社;法國館有一些法律(我只認得Droit這個單字...)&政治學社會學的書,但是我看都看不懂....。比利時館開很大不知道是為什麼....但總之我也懶得看。我最喜歡的捷克就更無聊了....,甭談。 美國館的書還頗多。有一家書很多,可惜是文學還有哲學的書比較多,法律政治社會學好少....。然後有特價書,還不錯,有特價一兩百的原文書。我看到一本講刑罰的書(Mercy & Trial),但我沒興趣....還有一本討論Jury的書,同樣沒興趣.....這兩本都200元左右。 有家經營外文書的書店,攤位就很讚。而且目錄作的很詳細,我拿了好幾本,主要是挑社會福利、社會科學、管理、政治學、社會學、法律這些,理工還有醫學財經什麼的就不鳥他了...。可惜的是,在目錄上看到一本講公共組織效益評估的原文書,但現場卻沒有貨,有的話我說不定一衝動就買了(其實也不會啦貴死人了而且我找到電子檔了而且是2009年版的科科科)
4、 逛累的時候剛好有個裝了套大紅色套裝的小女生來推銷,就坐著聽他跟另一個金髮高大男介紹什麼大英百科全書還有什麼情境對話英文套書的。Sales遇到我真的都很倒楣,我超愛陪他們哈拉抬槓的,講到他們好像真的以為我會為了強化英文還有強化國際觀而不惜掏腰包跟他們分期付款,買下一套要價四萬多或是六萬多或是一萬多的書...。我覺得我離開時他們一定很落寞....
5、 最想買的是地球儀。超強的,之前在台灣博物館(228那個)土銀分館所附設的"石尚"什麼什麼店我有看過,一個要5200,但是現場那個人說要賣我4000──而且還很致命的強調只有今天── 害我差點買下去。但是我還是買不下去就是了。 這地球儀超威的,不但可以自動轉&當燈用,最強大的是他開燈前是只有自然地理,而開燈後還可以顯示政治地理(就是國界啦)。而且很大一顆,收藏的話大概魅力+10 &智力+10吧。
6、 有個攤位叫作「勞改基金會」。他並不是專門抓人去勞改的,而是專門批判中國(馬總統說要叫他大陸但不管我的事因為我跟馬總統不同國)的勞改制度。最重要的是這個攤位主打劉曉波的新書!而且把書擺得超級顯眼簡直滿滿都是。然後我就一直拍照一直拍照,因為我感到很: V溫馨 口難過 口生氣 口實用 。拍到張友驊都入鏡了我都還沒發覺XD 是放下相機時才發現是他耶趕快補拍。 他穿的跟電視上看到的一樣,大概是他的宣傳服打歌服吧。
後來還看到周健周老師。就是常常在寶傑的關鍵時刻當面吐槽畦浩平的那位。我眼睛好亮,趕緊拍下來當傳家寶。
2/01/2011
媒體,陳光標,國光石化
我很討厭陳光標。
因為國光石化環評會議那天,門口聚集了一堆人抗議,包含了學生、青年、社會人士還有最重要的當地居民,而他們沒有獲得到充分的社會關注。
這 些人是何等的關心這塊土地!無奈的是,這場集會遊行的「傳播力量」卻僅僅能及於網際網路,而不能在各大新聞電視台上被看見。因為就在年輕學子們大聲抗議的 同一時間,各大電視台卻都在報導「中國首善」來台發錢的新聞。轉到新聞台,全部都是陳光標陳光標陳光標。關心國光石化環評這事件的人只能透過網路現場轉 播。
在這個「資訊全球化」的時代,每一場集會遊行都必須有電子傳媒的協助,才能達到宣傳的效果。這也是媒體之所以能夠「監督政府」而被稱為「第四權」的原故。
然 而自從台灣的第二次政黨輪替之後,許多場集會遊行,無論是在野黨所發起,或是社運團體所發起,卻都無法在「第一時間」被社會大眾看到他們的「發聲」。台灣 的新聞電視台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竟然甘心以「不作為」的方式而淪為政府的「政策圍事」?我實在很想請那些在電視台裡工作的人摸摸自己的良心、想想學生時期 的所學,問問自己到底每天忽略了什麼新聞。
這幾天的新聞也還是陳光標、又見陳光標、依然陳光標。一開始說低調,然後現在連他本人都說高調可以提升大家愛心。跟獅子丸吵架更是讓媒體High到最高點。
(題外話:我很好奇罵獅子丸"給小孩不良示範"的說法,那些人的小孩是很愛看ZIQQ嗎?這又是一個"台灣兒童化"的例子,什麼事情都要扯到"給小孩不良示範",台灣不是正邁向高齡化嗎?怎麼說得好像台灣到處都是兒童。)
要求媒體不要再採訪陳光標,是無可期待的要求,八成是來自各方面高層的壓力都要求他們持續採訪。所以我很希望他趕快回去中國。我不希望他再繼續占據新聞的版面,排擠其他重要的新聞。
都要過年了,他到底什麼時候才要離開台灣回去中國?
因為國光石化環評會議那天,門口聚集了一堆人抗議,包含了學生、青年、社會人士還有最重要的當地居民,而他們沒有獲得到充分的社會關注。
這 些人是何等的關心這塊土地!無奈的是,這場集會遊行的「傳播力量」卻僅僅能及於網際網路,而不能在各大新聞電視台上被看見。因為就在年輕學子們大聲抗議的 同一時間,各大電視台卻都在報導「中國首善」來台發錢的新聞。轉到新聞台,全部都是陳光標陳光標陳光標。關心國光石化環評這事件的人只能透過網路現場轉 播。
在這個「資訊全球化」的時代,每一場集會遊行都必須有電子傳媒的協助,才能達到宣傳的效果。這也是媒體之所以能夠「監督政府」而被稱為「第四權」的原故。
然 而自從台灣的第二次政黨輪替之後,許多場集會遊行,無論是在野黨所發起,或是社運團體所發起,卻都無法在「第一時間」被社會大眾看到他們的「發聲」。台灣 的新聞電視台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竟然甘心以「不作為」的方式而淪為政府的「政策圍事」?我實在很想請那些在電視台裡工作的人摸摸自己的良心、想想學生時期 的所學,問問自己到底每天忽略了什麼新聞。
這幾天的新聞也還是陳光標、又見陳光標、依然陳光標。一開始說低調,然後現在連他本人都說高調可以提升大家愛心。跟獅子丸吵架更是讓媒體High到最高點。
(題外話:我很好奇罵獅子丸"給小孩不良示範"的說法,那些人的小孩是很愛看ZIQQ嗎?這又是一個"台灣兒童化"的例子,什麼事情都要扯到"給小孩不良示範",台灣不是正邁向高齡化嗎?怎麼說得好像台灣到處都是兒童。)
要求媒體不要再採訪陳光標,是無可期待的要求,八成是來自各方面高層的壓力都要求他們持續採訪。所以我很希望他趕快回去中國。我不希望他再繼續占據新聞的版面,排擠其他重要的新聞。
都要過年了,他到底什麼時候才要離開台灣回去中國?
1/22/2011
中研院薪傳營結束後之感冒了
感冒了哭哭。
從中研院回家後,昨天晚上還有今天一整天就一直在睡覺。
大概睡了20小時吧。
其實還在中研院的時候就開始喉嚨有點乾澀感了。
睡太少+話太多...,
每天都很晚睡,每天都要七點半就起床。
阿然後中午又不想跑回宿舍睡午覺。
印象中周三與周四兩天只睡了六小時左右吧...
我媽還一直說不意外~
我說卡稱啦你事後諸葛,
但我媽拿出薑湯後我也只好認了。
好好喝喔真是喉嚨的救援王。
----------
周四的晚會只有果汁,一下就被橫掃,
所以我一直跑去活動場地外的飲水機。
走回來時發現許家馨老師要唱你是我的花朵。
許老師跳得好可愛喔XD
但許老師唱完A段後,眼神好像就在求助了XDD
站在台下最前排喝水的我跟老師眼神對上,
就跑上去了。
這大概就是奉不顧身(聲)吧。
上檯救援許家馨老師之後就小後悔了,
本來就五音不全了現在又外加沒聲音...
----
最後一天的迴響時間,代表小組分享。
大約要分享8分鐘,但我話匣子一開,
講了多久我也忘了。
還開了湯老師玩笑,
我好大膽。
-----
總而言之
喉嚨很癢、不少工作要趕,
跟王鵬翔老師說好要寫的心得文只好慢慢來。
我想一天一天的寫說。
要很真誠的寫這樣。
讓國光石化知道說,
部落客不能老用收買的。
從中研院回家後,昨天晚上還有今天一整天就一直在睡覺。
大概睡了20小時吧。
其實還在中研院的時候就開始喉嚨有點乾澀感了。
睡太少+話太多...,
每天都很晚睡,每天都要七點半就起床。
阿然後中午又不想跑回宿舍睡午覺。
印象中周三與周四兩天只睡了六小時左右吧...
我媽還一直說不意外~
我說卡稱啦你事後諸葛,
但我媽拿出薑湯後我也只好認了。
好好喝喔真是喉嚨的救援王。
----------
周四的晚會只有果汁,一下就被橫掃,
所以我一直跑去活動場地外的飲水機。
走回來時發現許家馨老師要唱你是我的花朵。
許老師跳得好可愛喔XD
但許老師唱完A段後,眼神好像就在求助了XDD
站在台下最前排喝水的我跟老師眼神對上,
就跑上去了。
這大概就是奉不顧身(聲)吧。
上檯救援許家馨老師之後就小後悔了,
本來就五音不全了現在又外加沒聲音...
----
最後一天的迴響時間,代表小組分享。
大約要分享8分鐘,但我話匣子一開,
講了多久我也忘了。
還開了湯老師玩笑,
我好大膽。
-----
總而言之
喉嚨很癢、不少工作要趕,
跟王鵬翔老師說好要寫的心得文只好慢慢來。
我想一天一天的寫說。
要很真誠的寫這樣。
讓國光石化知道說,
部落客不能老用收買的。
1/16/2011
中研院法律所薪傳營第一天之OO圈好小
靶肺好好吃。煙燻鮭魚德國豬腳海鮮捲最好吃。連蘋果也好好吃。咖啡好好喝我大喝。
晚餐時眼神跟仰慕已久的王鵬 翔老師對上。就在我還在想說要跟老師說什麼時,王鵬翔老師竟然熊熊轉身跟許家馨老師說,「來來來,這就是鼎鼎大名的鄭光倫」──我整個傻掉+臉紅:「老師 你怎麼會認識我?....」原來王老師也常看我部落格。索性我就順便表達仰慕之情了~~跟王老師說當年他去東吳公法論壇報告立法餘地那篇時,我就有去聽, 而且還為了怕聽不懂,所以先把老師的東西用力K完。王老師說那好多年前了耶那時你應該才大學吧云云。老師好像也有點不好意思了哈哈。
真的是太開心了這個摸門特。
其 實在晚餐之前,我們小組的中國訪問學生張力同學在小組自我介紹完後也跟我說:「鄭同學,我有寄過EMAIL給你你記得嗎?」 我也是整個不記得了。後來聊一聊恢復記憶了,張力同學曾在很久以前為了寫碩士論文而在網路上找過我問一份文獻,當時也是因為在網路上搜尋搜尋著而找到我的 部落格。
偉哉全球化之法律圈好小。
-----
所以說我應該要重新努力用力寫部落格了嗎?
冥冥中有股力量在push我這樣。
不過我想還是要有主軸有找到一個核心之後,
再來開始。
諸如此類的事情其實常常發生,
因為部落格而引了很多人與我相認。
算是引起共鳴吧,
「言論自由X網路」真的很威。
但我有時都覺得這叫做太宅了....
不真實。
還是我心中的大哥跟二哥那樣才是最佳的。
---
然後其他隊的小隊輔竟然是我以前哲學系的隔壁班同學。
這是與全球化還有法律圈很小無關之台灣好小。
晚餐時眼神跟仰慕已久的王鵬 翔老師對上。就在我還在想說要跟老師說什麼時,王鵬翔老師竟然熊熊轉身跟許家馨老師說,「來來來,這就是鼎鼎大名的鄭光倫」──我整個傻掉+臉紅:「老師 你怎麼會認識我?....」原來王老師也常看我部落格。索性我就順便表達仰慕之情了~~跟王老師說當年他去東吳公法論壇報告立法餘地那篇時,我就有去聽, 而且還為了怕聽不懂,所以先把老師的東西用力K完。王老師說那好多年前了耶那時你應該才大學吧云云。老師好像也有點不好意思了哈哈。
真的是太開心了這個摸門特。
其 實在晚餐之前,我們小組的中國訪問學生張力同學在小組自我介紹完後也跟我說:「鄭同學,我有寄過EMAIL給你你記得嗎?」 我也是整個不記得了。後來聊一聊恢復記憶了,張力同學曾在很久以前為了寫碩士論文而在網路上找過我問一份文獻,當時也是因為在網路上搜尋搜尋著而找到我的 部落格。
偉哉全球化之法律圈好小。
-----
所以說我應該要重新努力用力寫部落格了嗎?
冥冥中有股力量在push我這樣。
不過我想還是要有主軸有找到一個核心之後,
再來開始。
諸如此類的事情其實常常發生,
因為部落格而引了很多人與我相認。
算是引起共鳴吧,
「言論自由X網路」真的很威。
但我有時都覺得這叫做太宅了....
不真實。
還是我心中的大哥跟二哥那樣才是最佳的。
---
然後其他隊的小隊輔竟然是我以前哲學系的隔壁班同學。
這是與全球化還有法律圈很小無關之台灣好小。
Tags:
中研院薪傳營,
日記,
about the Blog
12/15/2010
讀王丹〈集體記憶與集體遺忘〉
王丹在〈集體記憶與集體遺忘〉生動的指出:
「... 從集體記憶到集體遺忘,很多都是國家運用權力強迫產生的。而這種強迫,其實就是暴力的展現。國家不允許你記住一些東西,於是你只好選擇遺忘。國家要求你記 住一些東西,於是你就有了那樣的偽知識。因此,國家暴力的定義其實應當擴大:集體記憶和集體遺忘,一經國家權力的強迫性操弄,本身就成為國家暴力的一 種。」
這段話有餘音繞樑的效果。
我竟然沒有想過,
這也是國家暴力的一種。
那麼接著呢?
這樣的國家暴力會帶來什麼樣的效果呢?
會是這樣的:
當社會陷入集體遺忘後,
你只要企圖記起、提起、喚起,
那麼你就是破壞和諧、撕裂社會、挑動仇恨,
反過來你成了「操弄者」。
明明是對於國家暴力的抵抗、究責,
為何會如此?
因為國家暴力成功了。
因為社會的一群人被成功地強迫遺忘了。
「... 從集體記憶到集體遺忘,很多都是國家運用權力強迫產生的。而這種強迫,其實就是暴力的展現。國家不允許你記住一些東西,於是你只好選擇遺忘。國家要求你記 住一些東西,於是你就有了那樣的偽知識。因此,國家暴力的定義其實應當擴大:集體記憶和集體遺忘,一經國家權力的強迫性操弄,本身就成為國家暴力的一 種。」
這段話有餘音繞樑的效果。
我竟然沒有想過,
這也是國家暴力的一種。
那麼接著呢?
這樣的國家暴力會帶來什麼樣的效果呢?
會是這樣的:
當社會陷入集體遺忘後,
你只要企圖記起、提起、喚起,
那麼你就是破壞和諧、撕裂社會、挑動仇恨,
反過來你成了「操弄者」。
明明是對於國家暴力的抵抗、究責,
為何會如此?
因為國家暴力成功了。
因為社會的一群人被成功地強迫遺忘了。
11/20/2010
楊淑君事件的感受
楊淑君事件之後所引發的各種風波
讓我有很多感受,
有點難釐清各個感受之間的關係,
總之很複雜。
1、台灣人對國家主體性的敏感度。
這是我超級超級不能理解的。
因為相較於ECFA所引起的討論
──涉及國家主權而應該公投,
楊淑君事件引起的國民反應,
實在強大了N倍。
所以雖然各種「總統踹共」的聲音不斷出現,
我卻因為上述感受而覺得不能理解, 所以所有的連署活動我都關掉不想理。
2、台灣主體性的點燃方式
除了上述對照ECFA事件所產生的意外,
這次讓我意外的是,
「原來國家意識其實這麼好炒」。
這樣的社會,
實在沒什麼正當性去嘲諷政治人物喜愛操弄議題,
因為這社會懶得深度思考問題,
卻又喜愛發出怒吼聲。
3、自身性格的危險
我這人戲謔性的性格很濃,
愛講反話、很口無遮攔。
但我不是瘋子。
然而,我前陣子卻發現,
有很多人無法分辨什麼是真話什麼是反話。
※難怪《摩登如來神掌》中有句台詞說,
「你不知道現在中國有地位的人都流行說反話嗎?」
(字句也許有出入但懶得查)
面對那些沒有分辨能力的人,
我的語言就變得很危險,
很容易一發不可收拾。
而這次反韓的力量這麼大,
砸螢幕、蛋洗韓僑學校....
讓我再度確認台灣真的瘋子很多。
算了,
想太多,
郭冠英先生知道了的話一定會看輕我的...
我想跟他結拜。
讓我有很多感受,
有點難釐清各個感受之間的關係,
總之很複雜。
1、台灣人對國家主體性的敏感度。
這是我超級超級不能理解的。
因為相較於ECFA所引起的討論
──涉及國家主權而應該公投,
楊淑君事件引起的國民反應,
實在強大了N倍。
所以雖然各種「總統踹共」的聲音不斷出現,
我卻因為上述感受而覺得不能理解, 所以所有的連署活動我都關掉不想理。
2、台灣主體性的點燃方式
除了上述對照ECFA事件所產生的意外,
這次讓我意外的是,
「原來國家意識其實這麼好炒」。
這樣的社會,
實在沒什麼正當性去嘲諷政治人物喜愛操弄議題,
因為這社會懶得深度思考問題,
卻又喜愛發出怒吼聲。
3、自身性格的危險
我這人戲謔性的性格很濃,
愛講反話、很口無遮攔。
但我不是瘋子。
然而,我前陣子卻發現,
有很多人無法分辨什麼是真話什麼是反話。
※難怪《摩登如來神掌》中有句台詞說,
「你不知道現在中國有地位的人都流行說反話嗎?」
(字句也許有出入但懶得查)
面對那些沒有分辨能力的人,
我的語言就變得很危險,
很容易一發不可收拾。
而這次反韓的力量這麼大,
砸螢幕、蛋洗韓僑學校....
讓我再度確認台灣真的瘋子很多。
算了,
想太多,
郭冠英先生知道了的話一定會看輕我的...
我想跟他結拜。
11/16/2010
這是律師又沒上的心得文
又沒上。
沒有自己的名字;
也少了很多應該要有的名字,
大學&研究所的學長姐弟妹同學、
讀書會成員,朋友、好朋友。
為自己難過,也為你難過。
考試不公、
考試已死、
考試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這是一場不公平的考試,
我決定提起考試無效之訴!
(沒這種訴啦傻孩子這連宋梗看不懂自己查)
國考幹你娘
亂改我考卷的龜兒子
直娘賊、格老子的、他奶奶的熊!
差不多罵完了。
-----------
當然
也很高興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在榜上,
恭喜之餘,
也希望你們都能當個好律師!
守護法治國(無誤)
這樣才能引以為傲的說OOO是我同學。
我上輩子天橋底下說書的。
沒好好當的話我會學李敖口吻四處罵你,
「OOO這個小王八蛋,____時就____,
律師執照是撿來的!」
要當司法官的也是。
-------------
也祝要繼續打拼的朋友們未來一年的準備順利,
(他媽的真的是將近一年什麼鬼新制年底才考完)
有其他打算的,我更加支持&祝福。
畢竟留下與離開的都需要勇氣
(順便補個幹給那些自命清高不考國考又很愛酸的人)
We all get the slip sometimes every day.
回顧一下上文
我真的是口無遮攔.....
不過大家也都習慣了,
我半個髒話都沒說那才可怕。
至於接下來的規劃,
懶得在這說。
沒有自己的名字;
也少了很多應該要有的名字,
大學&研究所的學長姐弟妹同學、
讀書會成員,朋友、好朋友。
為自己難過,也為你難過。
考試不公、
考試已死、
考試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這是一場不公平的考試,
我決定提起考試無效之訴!
(沒這種訴啦傻孩子這連宋梗看不懂自己查)
國考幹你娘
亂改我考卷的龜兒子
直娘賊、格老子的、他奶奶的熊!
差不多罵完了。
-----------
當然
也很高興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在榜上,
恭喜之餘,
也希望你們都能當個好律師!
守護法治國(無誤)
這樣才能引以為傲的說OOO是我同學。
我上輩子天橋底下說書的。
沒好好當的話我會學李敖口吻四處罵你,
「OOO這個小王八蛋,____時就____,
律師執照是撿來的!」
要當司法官的也是。
-------------
也祝要繼續打拼的朋友們未來一年的準備順利,
(他媽的真的是將近一年什麼鬼新制年底才考完)
有其他打算的,我更加支持&祝福。
畢竟留下與離開的都需要勇氣
(順便補個幹給那些自命清高不考國考又很愛酸的人)
We all get the slip sometimes every day.
回顧一下上文
我真的是口無遮攔.....
不過大家也都習慣了,
我半個髒話都沒說那才可怕。
至於接下來的規劃,
懶得在這說。
11/07/2010
藍的綠的又怎樣?
看到聯合報今天(11/07)作了一個〈民視選聞太偏 學者譏:民進黨電視台〉的報導,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發起「電視無偏運動」,並公布電視政黨偏差報告,其中以民視最嚴重,學者譏諷該台恐淪為「民進黨電視台」。看完這報導的感覺是:落後。
一、藍的綠的又怎樣?
中華傳播管理學會,光看到「中華」兩字就知道這是哪邊的,是藍的。但是,是藍的又怎樣呢?就像民視是綠的還需要作份研究報告來證立嗎?民視是民進黨電視台又怎樣?中天TVBS不也是國民黨聯播網?但是「那又怎樣?」
一直來這套「OOO應該中立」的遊戲實在很無聊,「自清」還有「指控」實在很無謂,要不要乾脆作篇特別報導說「蘇貞昌是綠的!!!」?大家都知道誰藍誰綠,沒必要整天炒老梗。
當年「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改革也並不等同於「政治要永遠退出媒體」,藍的綠的又怎樣?藍的綠的不都有民意基礎嗎?「政治=骯髒」的觀點實在很迂腐很鄉愿。骯髒的是那些「背地裡的交易」是黑箱作業,這些才應該是要隔絕與防杜的,而並不是全面封殺政治。
二、「政治」的概念早已不斷擴大
媒體還有學者進入政治場域的競爭,早已是個普遍的現象。所謂「踢爆」那套根本沒有意義。而且這才是重點問題:當媒體還有學者也「成為政治的一部分」時,公民應該如何自主?
所以說,「政治立場是什麼」這種「前端」的「定性問題」縱然重要但也不是全部,還有很多「後端」、「整體結構」的方向尚待發展,例如媒體應該深入報導各種議題,把其中各自涉及的理念、目的、個人利益、公共利益等等等都呈現出來。
----------------
媽的,無力感真的很強。
10/13/2010
〈二枚腰〉之後
張國立的《偷眼淚的天使》中有九個故事,其中第二個故事〈二枚腰〉講的是兩個因為下棋而認識的老人。風雨無阻,無論如何每天上午都會鬥智,所以有「二枚腰」之稱(這詞最早是講「相撲」界中的狠角色,很難扳倒,像是有兩個腰似的,後來則被拿來形容圍棋高手林海峰)。這兩個老人,一個叫做孫伯伯,不但打過日本鬼子,也打過韓戰;另一個則叫做林伯,之所以叫這名字是因為,兩人第一次見面時,孫伯伯問他「貴姓」,他回「林北啦」。
故事中有很多描述很生動,例如孫伯伯曾說:「我一個兒子送給蔣介石,一個送給毛澤東,最小的送給柯林頓,操他祖宗十八代,到頭來老子一個人堅守台灣。」、「人呀,一條命、一跟屌,卻有一千萬種調整人生的方法。」
在夜深人靜時令我盈框的有很多段。
很神奇,就降沒幾頁的小短篇,卻能賺了那麼多眼淚,難怪叫做偷眼淚⋯⋯
Tags:
二枚腰,
看電影,聽音樂,看雜書,
偷眼淚的天使
10/11/2010
電影《酷馬》心得
《酷馬》還蠻好看的,王小棣真的很強。親情梗很多,哭哭
還蠻喜歡幾點:
1、對於靈魂的處理,讓我想到《詭絲》,哈。
2、對於孤魂野鬼的描繪
3、對於失去愛子的情緒,飾演馬媽媽的古名伸真不愧是舞
4、劇終的處理對於觀眾來說,很貼心。
我真的很喜歡王小棣每個作品對於社會的關懷,
雖然我超級討厭她老爸的!(以下政治魔人)
9/07/2010
布赫迪厄我愛你
最近都在讀《布赫迪厄論電視》。
很恐怖,我很多瘋狂的觀點,
布赫迪厄都有談過。
例如我的夢想是開一個電視台,
專門罵CH.50~56的愚蠢報導,
最好是晚上九點現場直播,
同步罵友台,
左右開弓狂批大話&ZIQQ。
布赫迪厄也主張要開一個電視節目,
來談論電視節目、批判電視節目。
而且他還真的作了。
又例如我不太看社會新聞,
布赫迪厄也認為,
社會新聞的特徵就是沒有爭議、容易產生共識、大家都看得懂,
還有幫助觀眾遠離政治。
所以他當然也認為社會新聞有轉移焦點的作用,
因為媒體有「選擇」讓大眾接收哪種新聞的權力。
當然他書上不是只有一堆嘴砲,
他當然提出了一堆理論來支持這些深具批判性與創造性的行動,
不過在這寫出來也當然一定沒人想看。
真是太棒了,
這種
在地球上、翻到一本書、好多本書,
發現有個人,很厲害的人,
也在或曾在,世界上的另一個角落,
倡導著、實踐著
引領著一群人
的感覺
真他媽的有夠讚!
等我六十歲後寫回憶錄,
他肯定是這世上影響我最多的前十名。
(目前好像已經有6個在榜內了)
另外,
布赫迪厄對我來說,
是新歡,也是舊愛!
因為大一修裴元領老師的社會學時,
就囫圇吞棗地讀過一些布赫迪厄的理論,
當時是拿「反身性」來討論學校的威權教育。
哼哼學期成績是98耶,超爽的
隔一個學期的第一堂課,
裴老師還跟同學說上學期有個同學作的報告很棒(挺)。
好漢不提當年勇,
不知道是哪來的白痴訓示,
違反人性&時間的連續性。
所以順便再炫燿一下,
另一堂文化人類學的課,
開課的蔡錦昌老師也是個開當舖的,
選修的通識竟然當了三分之一強,
然後我全班最高分(再挺)。
回到布赫迪厄給我的衝擊這點。
感覺腳步更踏實,
但也覺得路更遠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