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018

《幸福路上》觀後:「你成為你理想中的大人了嗎?」,沒有正確答案。





雖然是1月5日上映,現在只是第一周,但或許由於同溫層厚度的關係,大概從12月初便開始在各方感染到《幸福路上》的各種氣氛(期待、響應、票房考驗等等)。再加上比上映提前的口碑場,所以得一直忍著不看各方對《幸福路上》的心得及影評,”直到”上個周日才到桃園開拓票房。轉眼又是週末,也趁著寒流將退,推薦大家進戲院。

大多數的台灣人看到動畫的直覺反應是「卡通」「小朋友看的」;但《幸福路上》是一部給大人看的動畫。這部動畫電影,透過一個小女孩的成長及遭遇,呈現台灣社會過去近四十年的發展(繼續描述好像會愈講愈嚴肅),例如禁止方言獨尊國語、升學主義、社會組好還是自然組好、學生參與社會運動、美國什麼都好等等等。

簡單分享心得(太長大家也懶得看),就講兩點印象深刻的。劇中多處所刻劃的市民生活細節點到即止,(我的觀察啦)其實是導演在敘事方式上有意省略背後的脈絡,用意在於提醒觀眾多多留意及思考生活周遭的小事物所隱含的政治與社會經濟問題,例如禁止方言折損了父親的男子氣概、舊制的勞退制度其實無法保障老年生活、孩子旅美令親戚鄰居欣羨但實際上孤獨的父母(哪部「卡通」會談這些?)。在這一點而言觀影過程總有種感覺其實是在閱讀小市民的政治經濟社會史。

另一點則是離開電影院後回想時才萌生的感覺,(當然又是我的觀察啦)覺得導演其實是想將觀眾一起拖進一個各種矛盾折衝的思考團塊當中,用意在於讓更多人被拖進價值觀衝突的處境當中,一起感受一起面對,進而一起思考。也是因此,所以整部電影會有多處(如同上述的)點到即止,或是只提供各種觀點而不餵食觀眾正確答案,例如同一個難題問把拔、馬麻還有阿嬤會有不同的答案。在這點而言,我覺得這部電影也試圖挑戰觀眾能否接受「沒有正確答案」的電影,由其是「卡通」常常被期待為寓有道理的故事。

在《幸福路上》宣傳過程常看到「你成為你理想中的大人了嗎?」這句slogan。如果沒看過這部電影,大部分的人被問到這問題時的反應大概會感到被冒犯,負面多於正面的主觀情緒以致於無法或不想回答;但如果看了這部電影,除了回答YES/NO之外,也許會有更多跳脫主觀面向的答案。

#快去看
#幸福路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請留下稱呼(以便版主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