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2006

我的書房─從恆立志書房到問窮齋(一)


我也愛附庸風雅,學人家把書房取名:P
例如,馬漢寶老師的書房叫做思上樓,甘添貴老師的書房則是叫做半半齋。
我現在的書房叫做恆立志書房;
而八月底老子喬遷後,要取名為問窮齋。

有句話說,「君子立恆志,小人恆立志。」,

可以看出,其意思是輕賤那些整日立新志的人,
而認為真正值得讚揚的是長時間為了同樣不變的志向奮鬥的人。

但是立恆志對我太難了,對一般人而言也是太難。

我寧可選擇恆立志,也不賴。
如何不賴?恆立志至少是時常惕勵自己朝新目標邁進,
如此瞬息多變的世界,叫人如何不輕易改變志向?
更何況正當年輕氣盛且未來不可知的青年?

回想過往,

從小到大,漫畫家、考古學家、記者、史學家..都曾經是我的志願;
文藝青年、左翼青年、文化工作、社會改革...也都曾是我想做的事情,
這些目標,或多或少都因為自己能力不足、決心不夠,
變成三分鐘熱度或是半調子。

到了念法律後,也是時常變來變去。未來出路要當律師還是學者?

當律師要當怎樣的律師,幫有錢人還是幫窮人?
當學者又要走哪條路,公法學?法理學?還是法制史?

有人說不要想那麼多,等考上了證照再說,

但是我還是覺得多想一些對抉擇比較有益處,不想且戰且走。
雖然會經過很多心靈上以及知識上的跌跌撞撞,但是這樣反而有助於找到最適合自己屬性的一條路。
雖說先考上證照或司法官再說,但我們不也看到許多發現自己不適任而轉換跑道的例子?

總之,我還是覺得多想想非常重要。

也許這跟我很愛紙上談兵+天馬行空的性格有關。

我在這裡的四年多,經歷了許多大改變,進入輔大、休學、重考班狗臉歲月...一直到進入東吳法學院。 有人說,每個人一生的際遇,都與他的性格有莫大關聯。杞人憂天式的思考未來,加上心靈與知識上的波折,都是因為我"總是在立志"。

當時為了標示這段日子,我將現在的書房命名為「恆立志書房」。

此後,無論是搬入新家或是升大四,都是新的人生階段,這間書房也將進入歷史。新的書房,將叫做問窮齋。


7/15/2006

《諜對諜》觀賞心得─該死的美國人。



FUCK AMERICAN!
美國人真壞。 美國人真的好壞好壞,冒著被人罵我文筆很差很粗糙的風險,我還是想重複強調「美國人好壞」這個事實。 怎講呢?總不能胡亂地亂罵一通吧?先談這部電影的重點吧。

這部電影的重點就是石油,所有的角色都與石油或多或少有關係, 當然,其中的每個故事也都與石油有關。

一個美國中情局情報員,每日企盼的是脫離無間道的生活。 他想要升官,不想在做特務了,當個情報單位主管也好,有個外交官身分當然更好, 總之連他剛成年的兒子也受不了跟著父母住在巴基斯坦,他的兒子想去波士頓念大學,但他卻告訴他兒子, 念家鄉公立的馬里蘭大學也不錯。兒子給他的回應是,「我的爸媽都是職業騙子!」。無情的指控,透露著一個少年對父母的厭惡。 似乎一道希望曙光似的,主管又給了他新任務:「這次之後,想升什麼官都沒問題!」, 然而他卻成為CIA與FBI鬥爭以及複雜國際政治狀況下的棋子。 他不甘心,他要取得他該有的尊嚴、生活。

一個是負責油田,一個是負責銷售,兩家石油公司的合併,成為全國甚至全世界的焦點。 然而企業合併案卻有了阻礙,政府機關必須詳細調查後方能決定是否核准, 因為其中一家公司涉嫌賄賂哈薩克官員以取得油田開發權,牽動了美國聯邦司法部的敏感神經。 委任律師與司法部官員的鬥智便不斷穿插在每段故事發展中。 年輕能幹的黑人律師,除了對赴官員,還須面對石油企業家的老謀深算。最後在企業家以及官員的影響下, 正義又真的能夠買賣了,官員有了面子,企業家有了裡子。

年輕的經濟分析師,每天的工作是坐在主播檯前向攝影機分析最新能源發展。除了工作之外,家庭也是他的生活重心, 每天早上陪兩個兒子吃早餐、與妻子談論大兒子生日如何慶祝...他是個好父親。 然而公司卻要指派他在大兒子生日當天去西班牙南部出差,向在那度假的伊朗國王拉生意,介紹公司業務。 他自然拒絕,因為他不想辜負兒子的期待。公司卻意外地准許他帶著全家四口一起去..... 他的生命便由此產生劇變─在大兒子生日當天失去他、婚姻關係產生變化─他的家庭生活跌到谷底; 「當年你們的國民生產毛額是世界第一,現在卻變成跟阿爾巴尼亞不相上下...你們現在國內第二大輸出品竟然是二手代工產品... 第三大是椰棗,每出口五磅就損失一美元...」向伊朗王子批評伊朗經濟政策,原本只是惡言相向,發洩喪子之痛, 卻使他得到王子賞識,要任命他做經濟顧問─他的事業生涯找到轉戾點。 他決定要幫王子做一番事業,竭盡他的所長所學...他建議王子應該建立輸油管、協助王子取得王位繼承權...

一對父子,遠從巴基斯坦來到伊朗當外勞,在石油開採廠當工人。卻因為遙遠的美國一個企業合併案而被裁員。 工廠主管對著眾外勞說,他們必須趕快找到工作,才不會被移民局遣送回國。想到還要把在家鄉的母親接來, 二十出頭的少年十分煩惱,當然,他的父親也是非常煩惱。 沒有工作的巴基斯坦少年認識了當地的回教團體傳道者,每天被灌輸著美國如何欺負回教國家的觀念、 觀賞一個個自殺炸彈客生前拍攝的遺言影片,加上傳道者的「親人將會有好待遇」的保證....有一天這少年, 向他的父親拿錢買公車票,說要去辦事,臨走前還給了父親一個擁抱....

伊朗王子,從牛津大學畢業後,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現在是國家的外交部長。能幹、開明且有人望, 雖然有許多支持者─歐美政客、國內富人、國內回教領袖、其他回教國家領袖...,但是父親一日未決定究竟是他還是弟弟繼承, 他就一日不能大展雄心與抱負。弟弟雖然也是牛津大學畢業,然而卻整天呆在父親身旁,每其言是處理事務,實則是個紈褲子弟, 依靠父親的疼愛累積人脈與關係,鞏固繼承權以及實力。 大王子深受歐美民主觀念洗禮,他想要組織歐美式的民主政黨,讓國家機器屬於全民;還想打破只有少數人擁有石油財富的現實僵局, 成立國營企業,與歐美民主國家能夠對等談判...。當然他一直致力於此,也曾經企圖付諸,然而美國總統的一個電話, 便讓父王阻止他。之後得知父王決定把王位傳給弟弟,他向父親表示不服,更決意孤注一擲,以政變解決繼承問題... 然而美國自然不會放任他如此做.... (光是介紹人物就花掉不少篇幅,是阿,這也是我懶得重寫的原因..。)

來罵美國人吧! 唔,還需要說明的是,這邊指的是美國政府阿,不是每個美國公民。 不說清楚,說不定還會演變出新加坡人民向李敖抗議的事件。 (對啦,我不如李敖,不會有這種疑慮XD)

劇中有一段,石油企業委任律師也向司法部官員坦言: 「....賄賂哈薩克官員...妨礙了哈薩克人民擁有公平公正政府的權利..」 這段話好吸引我啊!在聽到這句話前,對於美國司法部為何要管到哈薩克官員收受賄賂,感到不解, 甚而以「世界警察」這辭諷刺美國什麼都要管的嘴臉... 但這句話卻也讓我體會了「世界警察」似乎真的也有其正義的一面,先不討論是否只是漂亮化而言...

先回到現實,最近G8又開始了,布希在俄羅斯的記者會上,公開地宣傳美式民主,想加深俄羅斯的民主化。 這讓我想到,電影中的美國人卻不是如此同樣地對待阿拉伯國家。 對於美國而言,這些擁有石油的國家最好是不要民主化,集中在少數人手上的財富比較好談判、交易, 所以一直想阻止大王子的行動,讓伊朗維持現狀,維持對美國最有利的現狀。 那俄羅斯呢?為何美國厚此薄彼?其實想透也不難,因為俄羅斯的經濟狀況對於美國而言,需要加深民主化, 才對美國有利,因為國際與俄羅斯的來往是自由貿易、工業...等等,而非阿拉伯國家單純地只是要榨乾油田。

我知道本文有個盲點,就是拿電影與現實作比較, 我不知道現在美國對於伊朗是如何的態度,但我想「雖不中,亦不遠矣」吧? 或許可以說,在美國的主導下,伊拉克不是有實施民主的選舉嗎? 但我想伊拉克這個案,不能與電影中的對伊朗政策相比較。 在伊拉克實施民主選舉,一方面是騎虎難下,畢竟美國出兵的部分理由是「為了伊拉克人民幸福」, 既然有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自然在勝利後必須做做樣子,實施實施選舉給大家看。 另一方面,自然是透過選舉,培養親美政權組成政黨,更方便控制。

總之,我討厭的是,在美國國境外,美國人根本不是真的是以民主價值為核心,而是利益。 當然,我這樣要求似乎過度,怎麼可能有國家對外不談自己利益?但我還是真的對這樣國內國外的差異感到非常的不恥。 這大概就是對於美國的兩種矛盾心情吧?一個是景仰美國的民主,一個是厭惡美國的強悍。 美國的民主理論非常精美、有厚度,回顧美國的民主發展史更覺得美國是個得天獨厚老天垂憐的國度, 然而美國的外交政策卻又是如此的霸道,讓人看不慣...。

美國的自由主義,特別是其顯現在言論自由領域,讓人讚嘆。以開放為原則,國家不輕易插手, 例如以市場機制式的思考方式,讓社會能夠自由形成對抗仇恨言論的言論,而非直接禁止仇恨的言論, 國家僅扮演提供平台的角色。

唉,說了一堆。 想拿來做結論的是,套用前述律師所說的「..妨礙了哈薩克人民擁有公平公正政府的權利..」, 美國政府為了國家利益而犧牲他國人民利益,不也違背正義? 對啦,我知道不會有人制止美國政府。就算是司法權的發動也不可能宣告違憲吧? 基於民主原則,司法權也是為了美國公民,總不可能司法保護他國利益,而反對國家的利益吧? 唔....這問題我沒想過, 沒想到行文至此,讓我想到這問題...改天問問老師好了。

天愈來愈亮了,讓我覺得像是在慶祝我想到這樣的問題? 算了,也許根本不算什麼,也許多想一下就解開了... 沒力氣想了...來睡吧。

媽的,美國人真壞,補個幹。

7/03/2006

《鬼天使》小心得



最近愈來愈迷那種前因後果或是來龍去脈不講清楚的故事敘述風格了。

例如電影,許多電影常常用劇中人物對白來交代每個人的身分、過去等背景;或是又如小說,最簡單的表現方式是,文中突然出現一句話,但是作者卻未明白表現出這句話究竟是向他人,或是自言自語,甚或是心中的獨白。

本來,真實的生活中,人們在交談時通常不會交代清楚所要指涉的事物的背景,我們會省略,因為一方知道他方口語或其他表達方式所要指涉的事物資料。

沒錯,我所迷的這種敘事風格,尤其在電影上,常常被人評論成「不之所云」、「沒交代清楚」,偏偏我愈來愈喜歡,我不明瞭藝術上區分的用語,但這應該算是種寫實吧?

小時候覺得,寫實?不就是最貼近真實,最讓人一看即知的風格嗎?怎會又往往是晦澀難懂?現在,總算是慢慢了解體會了吧。

會有這些感觸,主要是因為看了法國電影「鬼天使」,法文片名是Saint Ange,是故事中孤兒院的名字,聖天使孤兒院。台灣片商動輒將靈異主題的電影翻譯成「鬼XX」,實在是低能懶惰外加俗到不行,補個幹。

對了,其實,會看這部片,是因為主角是我最愛的法國女星,維琴亞‧拉朵嫣。是個極美麗的女性XD,可以在他身上看到很多特質─智慧、美麗、叛逆、彗黠,還有性感A__A….很愛為藝術裸露這樣>_< (廣告一下,我相簿有很多照片QQ)。離題了‧‧‧

結論嗎?推薦這部電影給大家看:X


6/20/2006

公車上的小男孩

今天回家時,在公車上看到一個小男生坐在最前座,大概才最多小三吧,一個人,在那綁安全帶。看到的第一個想法是,真乖真聽話的小朋友,看到面前的標語就有照著做。其實這樣的小朋友蠻少的吧?

後來繼續看他忙,他一直彎腰要找帶子的頭,雖然找不到,但還是彎著腰上身轉了90度的圓,很耐心地低頭找。終於找到安全帶頭後,又忙著要扣。一開始他把帶子繞過扶手,這樣一來就等於沒綁。當然他也很快地知道,就穿過扶手中間的空間,順利地扣好。

最後,他帶著滿足貌拍拍已經扣好的帶子,還笑一笑,有點像是電影中吃飽後舒服得拍拍肚子那樣XD。我不是他,當然不知道他當時在想什麼,但他給了我的感覺是,他很滿意靠自己做了件他沒做過的事情,就是種「我又長大了」的感覺吧。

也許說不定是我自做多情,自以為了解他,但我還真的是蠻為他開心的。容易有這種感覺,似乎多少也跟常常陪我姪女玩有關係,常常注意小孩子的行為動作還有言語,細細體察他們的進步。哎呀,就用千篇一律的情感來做結尾吧XD…就是,


好久沒有像那個小男孩一樣的感覺了,容易心滿意足。俗話說知足常樂,年紀愈大,愈是貪心、不容易滿足;愈是不能輕易地為小事感動快樂。

5/26/2006

2006,04-05看的電影&書

混亂的四五月,攪拌它的是期中考還有鑄秋法科。

被阻擾的是所謂"不務正業讀書計畫─逃避法學的心靈與腦部運動"。簡單說阿,就是忙著K法律沒時間K雜書。不過又看猶大福音,又看達文西密碼,不但趕上了流行腳步,也算是充實不少心靈面的東西吧!

蔡導的電影,真的是好多廁所,個人覺得他的廁所總是給人孤獨感。
「廢話,廁所有熱鬧的嗎?」,也許有人會立刻這樣問。
的確,廁所的確有熱鬧的,在不散中,電影院男廁中,GAY來GAY往的,的確熱鬧。
但背後驅動著他們來往的,又何嘗不是孤獨?

又不由得想說,台灣的電影好黯淡阿...
太多灰色的元素了─孤獨、寂寞、分離、疏離、墮落...
藝術,有時也別那麼讓人沮喪吧?
也難怪之前有人喊出要讓國片開心點了。

不提那麼多了,還是把四五月難看的成果─相較於一二三月,列一下吧。

四月
<電影>
1.台灣
快樂的出航(公視‧人生劇展)
不散(蔡明亮)
<紀錄片>
猶大福音

3/31/2006

2006,03看的電影&書

這個月的進度很慢阿...>_<
果然開學時間少很多
而且又遇到鑄秋法科開班,每天少很多時間在雜書跟電影上。
另外還有開始挑厚點的書,而且又同時看好幾本..大心肝= =a
進度緩慢阿...="=

電影還有書的心得嗎?
懶得寫了...|||

三月
<書>
香水
<電影>
1.好萊塢
證明我愛你(Proof)
神鬼奇航:鬼盜船魔咒
捍衛正義
瞞天過海2:長驅直入
絕對機密(Pelican Brief)
今天暫時停止(Groundhog Day)←N次XD
2.歐洲
壞教慾
3.日本
NANA
1.台灣
戀人
不見
人間條件(2003)精華版DVD
2.香港&大陸
巴爾札克與小裁縫

◎正在唸的...
李敖回憶錄、李敖快意恩仇錄、
上山上山愛(其實這幾本念很快XD)
人性汙點

3/10/2006

2006,01-02看的電影&書

其實本來是想每樣都能盡量寫些心得
可是好懶 囧rz
就單純列一列吧...


一 ~ 二月
<書>
棋王、樹王、孩子王
棋王
鳳祥鎖舖:(一)銀鎖同心
(二)晴雨賦歸
(三)似雪甜白

<電影>
(一)洋片
1.好萊塢
史密斯任務
空中危機
衝擊效應
軍火之王
絕地再生
毒鑰
驅魔
鬼娃新娘之鬼娃也有種
殺手不眨眼II
2.歐洲
殘骸密碼
英雄教育

(二)華語
1.台灣
宅變
最好的時光
2.香港&大陸
如果‧愛

2/12/2006

蔣介石靈堂前地獄花燈+福佬優越主義風格主燈



篇名還挺恐怖的(汗)
不過倒是說的沒錯阿!

走進會場就有一種"蔣公坐在那看著我們"的感覺,
舉頭望向蔣公,說這是個靈堂不為過吧XD
至於地獄,是指從捷運站出來時的可怕經驗。
聽說地獄是炙熱的。

人擠人程度之高啊!有如大悶鍋QQ,我抱著姪女的車車,弄得渾身是汗>_<
我媽牽著姪女也是讓我提心吊膽,深怕一個不注意被旁人踩到。
大概是怕夾頭皮事件重演,工作人員關了電扶梯(我想這是對的,事實證明要是不關,
大概可以連播十幾次,甚至Non-Stop!)。在爬樓梯前,我還提醒媽記得帶妹妹沿著
牆壁走。

不過走出捷運站就還好了啦,但隨著空氣流通而來的是突然變很冷=__=
趕快旁邊找個沒人的地方擦擦汗,呼~。

整裝完成繼續看燈。今年的燈實在是很少,還搞了個十幾個品種狗的燈,
但人團不易擠入,介紹根本看不到,媽一直問我"那是什麼狗?"
大麥町、蝴蝶犬、古英格蘭牧羊犬....
幸好小時候就念過一本《世界比賽名犬》!大部分的都認得出來 花哈哈~
但是吉娃娃我認不出來,奇怪吧?
不奇怪!作的醜死了誰認得出來?

唉,這次還有更濫的。就是那個主燈。
台灣土狗就已經夠意識形態了,旁邊還站著一個原住民更是讓人覺得在建構族群議題的假像;
奇怪的是,土狗的線條是寫實、立體的,有種雄壯的感覺,
但是原住民卻是Q版的,不奇怪嗎?

更不合理的是原住民站起來還比土狗矮!!
看著那畫面,有種在現實世界中,看到一隻台灣土狗旁邊擺著一隻大同寶寶的感覺。
似乎有種福佬人優越於原住民的感覺。

但是我想主辦單位應該無此本意吧,反而說應該是弄巧成拙,為了搞族群和諧,
硬是弄了個原住民上去,但卻忽略了立體寫實與Q版的不搭調,
搞成這種窘狀。
本想說畫虎不成反類犬,不過好像這燈本來就是要畫犬XD
反正意思就是那樣啦

該不會下周就有綠營市議員拿這個砲轟市政府吧?
我這種小百姓都能湊巧有此一感了,相信綠營專事打馬論述諸公們亦能辦到XD

罵也沒用阿,市長出國招商了.__.
!!!!那更好
砲轟葉金川XDDDD
說不定蔡正元那草包還會跳出來跟著罵。

看個花燈都能這麼政治,不是我太悶就是中李敖毒太深。

12/24/2005

氾濫的小人物之嘆─聖誕節、尼采、陳鼓應、我。


今年的聖誕節沒什麼特別計畫,但是既定計畫還是有的─早上的德文還有下午的債法各論。不想上,都不想上。放縱一下?放鬆一下?平時已經夠放縱夠放鬆了,沒有理由今天還可以放縱放鬆。

不想上就不想上,想那麼多理由幹麻?

但我仍在一大早就出門了─畢竟在家人眼中我今天是有課的,還是得出門晃晃省得多生事端。去哪?到處是人。也許是沒有行情沒有搞頭,又或許是天性孤僻,很想安靜安靜,離開喧鬧。

說到這突然想到那天我媽拿了我小時後的命名書給我看….當時看著悶鍋的大嬌小嬌跟張老師胡鬧,想起曾聽過我媽說我名字是張忠榮取的,對,就郭子乾模仿的名人傳真。於是又跟我媽問起真假。

然後她就跑去翻出命名書,她那天真閒。

翻開命名書,便在命名書中乍見一個特別的星宿名「孤辰」,聽起來似乎不是個很好的星象。

『一般說來,有孤辰、寡宿時,具有孤獨的性格,待人不親切,甚至不受親戚的歡迎。 這種類型的人大多很瘦。』─google來的,姑且信之吧,雖然我很胖,跟親戚沒什麼緣這一點倒是挺切實的。 至於待人不親切麻,應該也算,反正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怎樣,不多說。

回到正題,於是乎我跑去我認為最安靜又最熟悉的地方。是阿,學校的圖書館。六樓書庫如我所預測的,今天果然沒什麼人佔位。挑了一些平時有興趣但沒看的書,就這麼在那讀起來了;附近的人唸商學者有之,K民訴者有之,單挑王澤鑑自然亦有之。

六樓令我鍾愛,非旦因為安靜還有鮮少人足聲,最得我心的是有一小部分收藏是哲學、思想的書籍,書目不多,大部分是近代西方哲學家的小傳還有一些哲學史跟中國哲學史的書,但是夠我這呆子耗時間了。

說來好笑,從哲學系逃到法律系,偏偏在法律系才真的開始懂一點哲學、開始喜歡哲學。對我而言,也許是從相對具體的法學中,反而更能抓到一些哲學吧!

在書架上,找到一本談黑格爾哲學方法的書,好難好難,放棄。但好玩的是在後面的借書卡上,看到了程明修老師的簽名,800119,1991年1月19日, 應該是老師要放寒假的時候吧,真好奇他當時是以如何的心情借了這本書,更好奇的是老師當時究竟有沒有真的去讀這本書。改天去問他好了。

後來挑了陳鼓應先生寫的,《悲劇哲學家‧尼采》,先生的文筆很適合初學者了解尼采,也許因為尼采也是陳先生的最愛吧。

前面提了一堆,其實我是想講,我今天才認識了尼采。真夠諷刺又荒謬的了,聖誕夜來臨前的午后,我在書庫中看一個百多年即死的人如何鋪陳他”上帝已死”的主張。當然我今天以前就知道尼采與他的主張,但我卻從未真正碰觸他是如何論證他的主張。

大概雙魚座的小悲觀性格吧,整本書除了引用原典時有些艱澀外,大致還讀的蠻順利的。這是緣分嗎?

聖誕節、尼采、陳鼓應、我,就這樣在書庫碰撞了。當然,像我這樣的小人物之嘆,百年來已經數不清了吧!

5/18/2005

個人目前所做的研究所之戰無聊戰略分析...Orz

就週日那天家聚阿...
看去年考上政大基法組的學長現在唸的很開心的樣子,
就更想念研究所了o__o
學長大概也看出我對法社會學有興趣,大力推薦基法組..
也提到勞社法組有些老師不錯...

其實自己也做過戰情衡量了XD...
最冷門的就政大勞社法組跟東吳國際法組,今年國際法組聽說阿,
報考3X人,缺考8人,錄取八人,真好考XD...
不過英文跟其他外語能力要很好很好啦=.=a...放棄XD~

另外,如果要考熱門的組別,我還是比較喜歡公法組。
加上各種考量,例如,台大法研士兵家必爭之地,血肉橫飛的戰場,
像我們這種弱者當然得躲..(真沒自信XD)
綜上...
目前整理出的目標是
台大報國發所:躲避法研的戰火,而且專業科目只有法理學公法學以及法律與社會變遷,
沒有民法刑法,又可以唸基礎法學跟公法,興趣與虛榮心都能滿足XD~
BUT,HOWEVER,NEVERTHELESS,還是很難考Orz
北大基法組:就,多考幾間這樣。不過也有可能改報公法組。
政大基法組:躲避公法組的猛烈炮火。而且政大很多老師很強..黃源盛老師、江玉林老師..
東吳公法組:第一,東吳沒有基法組Orz;第二,畢竟跟考題比較容易混熟XD
輔大公法組:也是多考幾間比較安全XD

最後阿...以後的變數都很大啦:Q
順便給有志的同學一起參考參考XD...不過這樣搞的人應該不多e__e
也有可能一堆人學我這樣做Orz
所以
說到最後,還是實力重要阿+__+
加油吧...還有三年左右....

5/15/2005

台北捷運地下街&Casa Della Pasta義麵坊之行III.─CasaDellaPasta

挑了禮物後,就走回中山站等大家囉..我們是約在四號出口滴。
約在那是因為,我們要去的這家店,他的所在就在,
從中山站四號出口走出去後,一直直走,走到中山北路口的地下道後,
從地下道到對面去;
走出去後,繼續直走,第一個巷子口左轉就能看到一棟3樓高的店,
牌子寫著"Casa Della Pasta 義麵坊",
地址是,中山北路二段11巷7-1號。

如果是在這家店的營業時間去的話,我想很難找不到這家店,
因為會有很多人排隊=.=
所以,一定要先訂位XD~~
這家店訂位,一定要消費滿900元,所以人數湊多點去比較好QQ
因為這家店的價格不是很貴,兩三人吃到900會有點飽這樣。

這家店沒有套餐,一切單點。
義大利麵價格約在110~190之間;披薩150~170;飲料40~100;
其他還有湯、沙拉(凱薩雞肉沙拉150)、開胃菜等等...

我們那天是5個人吃,加成後TOTAL 1051元,
不過最後是學長請客,誰叫他上政大基法組後還沒請客XD

補充一下
這家店的麵條分類比較少,只有管麵跟細麵。
我們點了蒜味奶油雞肉義大利麵、青蔬雞肉義大利麵...都不錯吃:Q
披薩點的是沙拉米臘肉,很好吃這樣,分7吋跟9吋的樣子,七吋差不多是8小塊左右,
他的披薩很薄很薄,很多人的話可以多點一些口味。

最後提共訂位電話這樣,如果是訂週末,建議至少三天前訂。
用餐時間是2小時,晚上分六點跟八點兩場,時間到會趕人喔XD
有兩家分店
臺北市中山北路2段11巷7-1號 25678769
臺北市敦化南路1段233巷23號 27717869

我只去過中山店,敦南沒去過所以不知道怎走XD
最後,我沒收他們錢幫打廣告這樣XD

3/25/2005

今天又看了THE INSIDER。─兼論政治的基因密碼XD?



今天消保法老師給我們看電影,是久違的驚爆內幕,
大概是看過了,所以並沒有把大多數注意力放在劇情上,
我想看電影就是這樣吧,每次看的心領神會總有不同。
這次電影特別吸引我去注意兩名主角的主觀感受部分,
其實從鏡頭就可以看出導演的用心啦。
有人說,這部電影的劇情可以不用演那麼長,因為有太多時間,
鏡頭都在拍一些不重要的事物上。換句話說,
就是鏡頭會TAKE在某些地方很久很久。
那導演如此的用心是?
我想是讓觀眾更能體驗羅素克洛的壓力、心境。

總之,第二次看就比較會注意劇情走向之外的部分。
帕西諾跟羅素在日本料理那段談話,
帕西諾提到了新左派的事情,雖然只有一點點,
但當然還是令我眼睛瞬間冒出火光XD~
也因為這段話,令我對帕西諾在劇中的角色有了個更深的了解。
帕西諾在劇中似乎是信仰左翼思維的,強烈的批判性格以及敏銳的社會觀察,
而導演也似乎不停強調。


劇中有一段,他打了電話去反應羅素被當地的探員不正當地對待,
這段更令我與角色有種精神上的連結(愈來愈玄了Orz),
我當時總覺得,如果是我,也會有類似的罵法吧,
他對官僚系統的那種指控態度,真的,
跟我平常罵政府好像。不過我比較像是小市民發牢騷啦XD

這篇文章本來想叫做,政治上的基因密碼,WHY?
因為我愈來愈有種想法,政治傾向似乎也和基因、生物機制有關。
我也發覺,我這種愛批判(姑且美名如此其實只有叫罵程度)的性格,
有很大部分是受美國電影影響。
但這跟基因有啥關係?
我很多朋友也常看老美的電影,但我在他們身上並不能看出有左派的氣質或味道,
所以我很無腦地假設,政治傾向在先天上有很大的決定空間,
也許有某些人格特質的人就是特別容易走向左右的其中一邊。

愈來愈相信性格決定人生了....